第109章上太空

作者:我真的好慌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2020年12月31日。

今天,零重力正式入驻天工空间站的日子。

此时‘黔州卫星发射中心’正准备向外太空发射最新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星舟号’。

‘星舟号’是杨宇研发用来专门作为客运所用。

比科研所用的载人飞船空间更大,可以同时运送20个人进入外太空。

不过,由于空间更大了,体型自然也更大,所以搭载这种‘星舟号’载人飞船的是‘星辰三号’重型运载火箭。

‘星辰三号’是这两年才发射成功的重型运载火箭。

由零重力一手打造,具备蓝星近地轨道200吨运力、同步轨道100吨、月球轨道70吨运力。

而这次的‘星舟号’载人飞船满载也才70多吨,并且‘星辰三号’只是把载人飞船运送到同步轨道而已。

再加上多次发射的顺利稳定,所以完全能够胜任。

而零重力这次只打算想外太空发射运送40位航天员。

其中除了科研人员外,还有技工人员以及1名厨师。

杨宇正坐在自家的‘星舟号’载人飞船内部,除了他以外,还有19名零重力的航天员也在内。

剩余的20人则是乘坐另外一艘‘星舟2号’载人飞船,他们将会在杨宇们乘坐的这架‘星辰三号’发射之后十分钟跟着发射。

随着时间来到晚上9点钟。

这次的发射时间之所以选择在晚上,除了发射窗口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元旦。

原则上来说,只要技术达到,天气情况良好,什么时候都可以向外太空发射火箭。

之所以以前会很重视选择发射窗口,主要原因是为了更安全,稳定的发射。

随着倒计时的启动。

杨宇一行人耳机里传来飞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点火’声。

“轰...”

‘星辰三号’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向着外太空飞去。

为了不让粉丝和家人担心,这次杨宇上太空是保密的,所以并没有直播。

等到顺利到达太空之后,杨宇才会联系家人。

...

很快,‘星辰三号’就突破了大气层来到了外太空,接着和二级火箭分离之后就继续向着更高的轨道飞去。

尽管天工空间站的体积比国际空间站大很多,重量也很重是它的很多倍,但是建造的轨道高度也仅仅只是在同步轨道423公里处。

般来说,空间站大都在约400公里左右的高度的轨道上运行。

1.主要原因有三个:

2.运输成本,相对传统空间站的建造方式,越高的地方耗费的燃料等就更加多,成本自然就更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