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没人要

作者:大嘴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作的,后来为什么咱们大飞机没起来,也是因为麦道被收购了,自然不会再给你技术了,没有技术就只有买。

然后西方不断的利用什么环保什么的不断的给民航飞机设置障碍,西方还收起了航空排放费用,并且提高了航空飞行器环境适航标准。

这么说吧,就是扼杀其他国家开发航空飞行器的能力,就像大毛有能力制造运输机,为啥没有多少人买?…

因为这种排放的飞机很少有其他民航公司买,因为成本高,你飞国际航线,人家说你的飞机老旧,不符合排放标准,多收你的排放费用。

民航公司都是企业,亏本的买卖怎么可能一直做,你要是想涨价,那么作为乘坐的人会怎么选择?

也就是间接的提高了行业门槛,一架民用飞机,市场接受才是王道,哪怕你制造出来,没有人接受,没有人买,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中短程的长城系列的第二代飞机已经在开始研发了,更高效的燃油性,以及更高的环保标准。

长城系列货机今年搬迁之后,就开始陆续制造,其实货机也不需要太大的,除非是国际航运,就国内的航运来说,中短程货机更适合,性价比更高,内地的昌盛物流会每年采购三十架中短程货机。

昌盛国际物流,这个需要采购大型货机,才划算。

麦道那边订单已经爆了……没办法,现在长城飞机制造公司马上要搬迁,没有制造能力,在民航领域一家独大。

客户生怕麦道这个老六找借口涨价……因为这个老六已经涨价两次了,多下点订单没事……反正飞机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交付的。

不过麦道涨薪,让西方其他行业的工人心里难受,马币的你们是工人?我们就不是工人?你们辛苦,我们就不辛苦。

所以最近几年,西方不同行业的工人一起要求涨薪……变相的增加了制造成本,加大了制造业的脱离西方。

当然内地现在工人价格也涨了,没办法,何贵的汽车厂,机械厂,半导体,光伏,新材料,商超零售,物流运输,等等行业薪水都是很高的,其余的不涨价,就别想着有人才留在自己公司。

就连何贵在工程造价方面都提高了一些,这是给工人的,不是给你企业老板的。

至于说隐身轰炸机,设计了两款,一个是双发亚音速,一个是四发超音速,双发亚音速这个已经进入验证机的制造阶段,制造出来需要试验的时间就比较长了,首先是静态试验,验证雷达反射,然后是飞控,这玩意全新的控制系统,所以慢,中间肯定有不少的bug。

因为飞机的外形不同,飞控也是不同的,就像b2,没有智能飞控系统,飞行员手动根本飞不起来,因为独特的气动布局,需要操控的东西太多了。

运气好一年多就可以验证结束,进行第二架验证机制造,第二架验证机制造出来之后再次需要试验,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