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亲自指定的

作者:炼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人都喜欢吃零食一样。被漂.亮女生说成是三位一体的女人就会嘻嘻哈哈的说话,说得眉开眼笑、笑逐颜开。

郑河的人都知道那个huang发凹眼高鼻的漂.亮女生是我的女朋友,就会有人在酒席上和她开玩笑:”过几年是不是给你和nen伢子也盖一间木屋让你们结婚?”

”那就太好了,好山好水好地方加上好人!”小阿头一点也不害羞,不仅满口答应,而且还敢提条件:”不过得盖得大一点,还得两层楼,我得把我的兰姐姐给带来;还得和君如姐的望江楼的后院相通,让罗汉进进.出出方便,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田大坐在头一拨的上席吃吃喝喝,女老.板、女老.师、漂.亮女生在说说笑笑的时候,我还是个忙得满头大汗的厨子,因为在大家的眼里,我就是郑河人。可就没有人想想翦南维那句话背.后的意思。

郑河的民风淳朴远近闻名,尊老爱.幼有口皆碑。也许是因为那个地方交通闭塞,也许因为那里的人不太开化,也许出去的人要么不回来,回来了也就有被同化。反正就是在别的地方已经绝迹、或者鲜为人知的一些民间习俗在这里却依然发扬光大。

曾国藩领.导的湘军的彪悍众所周知,李鸿章的淮军不过只是其分支而已,川军的英勇善战在朝鲜战场遭到了沉重打击,只有湘军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依然令人不敢小视。遇事爱抬扛、三句话谈不拢就和徐小明唱的《霍元甲》的主题歌似的:”冲开血路,挥手上吧。”就会大打出手。家庭观念、家族观念、地方观念极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群起而攻之。这一点,在郑河附近、沅江上下十分普遍。

如果有人在附近被人打了,如果有弱者在路上遭到某些外乡人的欺负,只要连滚带爬的跑回郑河,站在那条青石板的小街上痛哭流涕、添油加醋的讲一遍自己的遭遇,马上就会有男人提着扁担、蔑刀和竹竿倾巢出动,去找人寻机报复。那些惹了事的人脚力好、眼力好,发现事情不对溜之大吉是上上策,如果被抓.住,一顿痛打是少不了的,还会被押回来,关在臭气冲天的猪圈里与猪为伍。好在也就是关关而已,既不会杀.人灭口、也不会严刑拷打,第.二天就把鼻青脸肿的家.伙放掉,也不怕人家报复。这就jiao光.明正大。

如果遇到红白喜事,大家就都会去帮忙。那种份子钱自然有人张罗挨家挨户的去收,多少不限、出钱出物都行,就是一杯米、一袋咸菜、一个家常用的泡菜坛也行。礼单上只写送礼人的名字,却不写礼金的数量,送一千元的大礼和送一双鞋垫都是同等的待遇。除了那些像村.长、供销社主.任、田大和马君如的五叔马fa师那样的头面人物,像我这样的沅江小龙也得和孩子们一样去抢流水席的座位,不然的话也许中饭得到下午三四点钟才能吃到肚子里。

新婚的新郎在洞.房花烛的第.二天必须请郑河所有的长辈到家里来喝茶,新媳妇就得想方设fa做出最.好的擂茶来取悦那些爱挑剔的长辈。而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