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的那首《雪.峰寺》:”虎去有灵知伏弩,僧来叙旧约分茶。世人要识峰头冷,六月重绵坐结跏。”
我在埋头苦gan。
”闲愁正可资诗酒,小疾安能减食眠。一亩旋租畦菜地,千钱新买钓鱼船。”大.师又读了一首宋人陆游的《秋思》,对我喊道:”小拐子,是不是也应该读一首诗词给我听听?”
”薄福住山,浑无暇ri。忙时直是闲,缓处非常急。驱园夫奴子,锄菜地,扫松行;指莫监杨协团,拆东篱,补西壁。眼前事乱如麻,脚跟下黑如漆。”我好不容易想到的是宋人释绍昙的那首《偈颂一百零二首》:”蓦有个汉出来道,长老何太区区,只向道,任是七佛祖师,亦无这个消息。”
我和弘律师兄之间无话不说,从我们在宝通寺第.一次见面开始,我们就亲如兄弟,不过当我后来知.道玉林大.师并没有把那些奥妙无穷、高超而充满魅.力,不仅答疑解惑,也能招财进宝的命学和面相法术传给师兄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严格意义上说,大.师哥不是师父唯一的徒弟吗?”
”相信师父,他老人家自然有这样做的充分理由的。”那是一个夏ri的夜晚,木青莲已经甜甜的在那张竹chuang上睡着了,肚.兜上还盖了一chuang薄薄的毛巾被,我和弘律师兄坐在葡萄架下说话。我肯定对大.师的做法不理解,可师兄很平静的回答着:”印光法师说过:'念佛一法zui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
”那是一般见地。”我在反驳道:”如果大.师哥跟着方丈,这句话没有错;可是大.师哥现在面对的是博大精深的大.师,本来就应该继承师父的衣钵,这是理所应当的。”
”这个问题我们似乎已经讨论过了,就不用再说了,我还是知足者常乐。”师兄的脸上有了几分严肃:”我们还没有开智慧,学太多了我们学不过来。再说我本xing老实,老实就有些笨,笨人就想笨办法,别的什么少想,不该自己知.道的少问,专一一心修行念佛,肯定会功德圆满的!为什么呢?因为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门心思读下去,不二法门就会打开的。”
”弘律说得对,这也就是弘律比弘谦学佛有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玉林大.师的声音在我们身后响起,他老人家什么时候来的我们居然什么都没有察觉到:”这也就是弘谦虽然有学习天赋,可就是进步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和师兄赶紧站了起来。
”禅宗的慧远大.师年轻时四处云.游。一次遇到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结伴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由于谈得投机,那人送给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慧远认为这个东西实在令人舒畅,不过肯定会打扰修行,时间长了一定恶习难改,于是,他把烟管和烟草都扔掉了;后来,慧远迷上了《易经》,每ri钻研,乐.此.不.疲。可是想到《易经》固然奇妙,如果沉迷此道,怎么能全心全意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