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袈裟与佛珠

作者:炼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了。

木青莲根本就不在乎我的回答与否,她知.道我不管如何反对,zui终都会向她低头的。就因为臀.部上挨了我一巴掌,就和我撒娇shua赖,就ying逼着我和小时候一样给她穿好衣服,晚上理直气壮的爬到我的chuang上来睡,第.二天兴高采烈的拖着自己的旅行箱登上大客车去参加夏令营去了。上车的时候悄悄地对我说:”弘谦哥.哥等着我,回来就把我的身.子交给你!”

我就知.道自己走投无路了。

木青莲走了,给玉林大.师收拾房间的任自然务就落到了我和弘律师兄头上。其实僧人的生活很简单、过得不过就是一衣一钵的清贫ri子。大.师也不例外,他的那间禅房和他起居的小屋里不过就是比我们多了一个书架而已,心爱之物也不过就是一领袈裟、一串佛珠而已。

袈裟指的是缠缚于僧众身上的法衣,以其se不正而称名。袈裟的颜se在佛教诸律中各有异论,不过大多赞同三种坏se之说,也就是以青、泥(皂、黑)、茜三种为袈裟的颜se,明朝佛教分为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规定禅僧穿茶褐se衣和青傧玉se袈裟,讲僧穿玉se衣和绿傧浅红se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傧浅红se袈裟,不过后来一般皆着黑衣。

玉林大.师的那间袈裟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黑衣,因为制作的年代久远,洗过的次数太多,就早已褪成了灰se。袈裟上甚至有两个颜se深浅不同的补丁,不知是何年何月何人的手工;有些地方也会经常散线,还是木青莲歪歪曲曲的用线缝好的。要是把这件袈裟扔在垃圾堆里,相信也没人能看得起,可这是宝通寺的镇寺之宝之一。是玉林大.师的师父道根方丈送给他的,而在道根方丈之前,这件袈裟已经传了近百年。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俗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每串佛珠的数目都表达不同的含义。数目较多的是18粒(加上主珠是19粒)和108粒(加上主珠是109粒)。18代.表着十八不共法,108代.表着百八烦恼。

佛珠名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弗诛,也就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佛珠一般都是圆球形的,表示圆满,也就是意味着只要能化解人心里的那些无谓的烦恼,就可以与佛一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随意运用。同时因为每串佛珠都由一个主珠、若gan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主珠代.表着佛,穿绳代.表着法,若gan其他的珠子代.表着僧,佛、法、僧三宝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所以,对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对圣容,收拾自己的身心。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玉林大.师的这串佛珠是很多年以前,曾经前来请大.师答疑解惑的一个东南亚的富商送的。他有万贯家财,也有一个美丽贤惠的妻子,可是一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