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已经换招牌了吗?这位大哥姓马,就是隔壁新开的鱼线面的老板。”
说完又转过头,为这个老头儿介绍。
“这都是我们饺子馆儿的人。”
指着苏丹红。
“这是我们饺子馆的小老板娘,姓苏。”
又指了指我和莫小雅。
“这两个是我们饺子馆里夜班的服务员,男的你就叫小王,女的叫小雅。”
我们连忙对这个老头儿一起点点头,表示礼貌。
这个老头儿也拿着酒杯一边喝了两口,一边对我们点点头。
“我姓马,大号马三元。
以后大家就是邻居了,还请多多关照!
这不我们家里现在正在换牌匾,屋子也在装修。我一个人没有地方去,就先到你们饺子馆里坐一坐。
那老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咱们两家住的这么近,门挨门的距离。以后可以时常的走动走动。
等我那小面馆一开张,我请你们去我面馆里面吃饭啊!”
这老头子倒是一个热心肠,说起话来就是我们典型的东北人性格,风风火火,大嗓门儿,却显得格外的亲切。
苏丹红也急忙回应道。
“马大爷,您真是跟我们太客气了!我看您家这个架势,大体也该在装修几天吧。你要是没有地方去,随时随地都可以到我们饺子馆来坐坐。
咱们店里的茶水饺子您随便儿吃,也尝尝我们店里的手艺。就像您说的,远亲不如近邻,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还指望着您跟我多多关照,大家一起发财呢!”
这苏丹红的小嘴儿也如同抹了蜜一般的甜。逗的那个马大爷哈哈大笑。
莫小雅向来都是个自来熟,从来不会脸皮薄。他见了这马大爷,是隔壁鱼线面店的老板,急忙都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大爷,我看您的牌额上面写的是鱼线面三个字。这面条儿一类的东西我们吃的多了。像中餐的炸酱面,打卤面,酸汤子,沙茶面。像西餐还有意国面,千城肉酱面,辛拉面。
反正各种面条我吃的不计其数,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是鱼线面呢!大爷,您家做的到底是个啥东西好不好吃呀!
等赶明儿您家店里开业,我一定第一个过去捧场。好好尝一尝这个鱼线面究竟是个啥东西!”
那马大爷闻言瞬间哈哈大笑。
“哎呦呦,瞧你这小姑娘说。等大爷家的店开业啊,不用您来捧场。大爷我亲自端上满满的几大碗鱼线面给你们送过来。
至于这鱼线面,估计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都没有吃过了。这是我们家里祖传的手艺,也传了上上下下几辈人。
我们家的这个祖传手艺,虽说表面上有一个面字,但其实主要材料是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