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让我带兵去问问李克用,若是那个逆子不服朝廷,臣愿率本部人马行那大义灭亲之举。”
李儇也真是够昏庸的,这种鬼话他也信。
放李国昌离开长安后,李国昌到代北和儿子一起作乱,为祸代云两州。
当时黄巢正在岭南作乱,各路唐军都在封锁黄巢的去路,朝廷不利南北用兵。
所以朝廷对李国昌父子的拥兵自重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年七月,李儇改大同节度使为振武军,封李国昌振武军节度使。
在封李国昌后,田令孜连忙补救代北,以防李国昌父子做大进而吞并中原。
田令孜让李儇封陈景思为代北行营都监,又封李琢为代北行营招讨使,封李可举为卢龙节度使,防御李国昌父子。
说起来李琢和李可举这两名将领的确有本事,李琢、李可举赴任一年,就联合土谷浑部三路合击李国昌父子。
李家父子连战连败,又被唐军一路追杀,势穷力孤,只要逃到草原的鞑靼部去避难。
都说李儇昏庸,其实这田令孜也好不到那里去。
任了两名猛将,同时也任了一个毫无底线的草包。
这个毫无底线之人自然就是陈景思,他在代北,不仅不打李国昌,还和李国昌父子成了朋友。
对代北各族部落的收买,是来者不拒。
陈景思入关勤王,就是收了李国昌父子的好处,所以进入关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李国昌父子脱罪。
李儇觉得长安都沦陷了,是国之危难关头。李国昌父子手下的沙陀军,战力凶猛,正是光复朝廷的关键力量。
所以李儇就赦免了李国昌父子,让他们戴罪立功。
李国昌父子被李琢和李可举困在代北,若不抓住这个机会,可能就要老死草原了。
所以当李国昌父子收到李儇的赦免诏书时,激动地差点哭了出来。
李国昌年老,应该是没有多少时日了,只能集结部落男儿,将他们交到李克用的手里,让李克用去建功立业。
沙陀骑兵作战勇猛,战斗力是一般骑卒的两到三倍,再加上这个名族嗜血肯战,骨子里全是野性,所以被称是黑鸦军。
李克用从代北起五万黑鸦军一路下中原。
不仅是李克用,唐军各路军阀都争相出兵。
这些军阀虽然没有钱留的远见,但他们也明白“功高莫过救驾“的道理。
东汉末年时,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也就是这个原因。
反贼一灭,那就是群雄割据的局面。现在谁能捞到更多的军功,日后的群雄割据就能多一分胜算。
历史从不重演,但一定是非常押韵的。
唐广明二年三月,各路唐军遣使凤翔,结盟讨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