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林吃惊的看着何秀萍:“媳妇,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还有经商天赋啊?你这法子是可以,不过依然很难做大,最多就是扩大三五倍的规模,而且我们还要想办法开拓更远的市场。”
“为什么?”何秀萍不解的问道。
李墨林解释道:“你想啊!我们不停收废铁打锅、盆、刀具,这些东西大家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会换新的,有一点破损,修修补补继续用,等需要的人都买了,我们不开辟新市场,这些东西卖给谁?”
“开辟新市场,货就要送出去,也是一个麻烦。”
何秀萍听得连连点头:“对哦!你不说我都没想到。”
李墨林笑了笑,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我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找小商贩来进货,铁锅铁盆一般人家里都做不了,现在铁匠也不多,只要小商贩愿意走远点来进货,还是能卖出去的。”
“另外,还是你刚说的办法,我们可以在其他镇找人合作,他一次多进一些货,然后分销给当地小商贩,赚差价,顺便帮我们收废铁。”
“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找到敢做、可靠、有推销能力的人。”
何秀萍眼前一亮:“对啊!到时候我们让牛车拉着打好的锅过去,然后拉废铁回来。”
李墨林说道:“我的傻媳妇哎,你想的太简单了,我刚说了,大多数人不敢做的,敢做的人未必有脑子,他们大多不认识什么小商贩。”
“想要做批发商,手下至少要十几个小商贩才行,很多人找不到这么多小商贩,做上十天半个月没有起色,赚不到钱,为了这事还耽误下地干活,他们就坚持不下去了。”
何秀萍觉得有道理:“还真是这样,不过我觉得可以试试。”
李墨林说道:“试试可以,只要找到合适的人,打铁这生意,还是可以扩大一些规模的。不过没有卡车的话,能把我们县的生意做完就不错了。”
“那就够了!”何秀萍倒是很容易满足:“我们县这么多人,就算十户人家只有一户买我们的锅,那就有很多钱了。”
李墨林回想了一下上一世看过的数据:“我们整个县大概有一百万人,就算一户有五口人,就有二十万户,按照你的比例算,我们能卖出两万个铁锅。”
“一个铁锅就算十斤,大概要用十一斤废铁,就是六毛六的材料成本,还有人工、木炭、运输成本等等,一个铁锅我们的总成本大概是一块钱。”
“十斤的铁锅我们批发出去是两块钱,就算做到你说的这样,我们也就能赚两万块。”
李墨林他们除了炒菜锅,还有煮饭地铁锅、烧水的锅、砍柴的柴刀、割茅草的茅刀、镰刀、盆、烧火钳等,这些东西,任何一个都是刚需。
目前主要靠镰刀赚钱,这玩意用的铁少,打造更方便,现在又快到收早稻的时间,买的人还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