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风口转变

作者:荀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墨林接过文件,大概看了一遍,脸色也凝重起来。

这是一份官方对于个体经济和国营经济的讨论意见,属于内部文件,国家已经给了大致的方向,地方还没有确定具体怎么操作,这中间可操控的范围还是很大的。

文件蕴含了很多信息。

自从1978年以来,国家对于个体经济的态度,整体上是支持的,一直在慢慢放松对个体经济的管制,前些日子连“投机倒把”都不怎么抓了。

但从这一份文件可以看到,国营经济出问题了,国家的财政入不敷出,有了很大的赤字。

目前个体经济的发展并不能给国家的财政带来什么收入,很多人都没有缴税的意思,也没有缴税的观念,一百个做生意的人,缴税的人可能还不到十个,很多人还通过各种手段,减免了缴税率。

个体经济发展,肯定要销路,不管他们卖什么东西,都要有买家,这些买家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镇的,都是从国营企业手里抢过来的。

如果个体户不卖东西,他们就必须去供销社买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体户确实抢走了国营企业的市场。

另外,现在国内主体还是计划经济,大部分生产材料都是固定的,个体户、私人工厂、社队企业(集体企业)要生产产品,那就必须要材料,这些材料不管从什么渠道来的,说到底,以前这些材料都是供给国营工厂的,个体户、集体企业拿到的生产资源,都是他们用各种手段从国营企业的手里抠出来的。

个体企业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营企业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个体经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国家经济的整体走向。

现在各种税收都是地方拿大头,国家拿小头(1994年才反过来);国营企业的利润很大一部分都要上缴给国家,这是国家主要收入之一。

现在国营企业营销下降、利润下降,已经影响到国家的财政了。

个体户没给国家缴税,或者说缴税率不够,国营企业的市场被抢走,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现在对个体户的税收规定又不全面。

想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税收系统又不是一两天,甚至不是一两年能做完的,这个过程非常繁杂,首先要起草相关法律法规,然后要通过表决,还要建立相关部门和系统,整个过程走下来,都已经过去几年了。

所以,国家很有可能要拿个体户开刀了。

李墨林放下手里的文件:“老周,饼干厂缓缓吧!”

周青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想想这心里还真有些不甘心,刚有些起色,又闹这么一出。”

李墨林对此倒不是很惊讶,他早就知道,八十年代打击“投机倒把”很严,至少1985年以前是这样的,现在才1980年,出现这样的反转也很正常。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