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不了。”
李墨林看向万尚,说道:“万领导,你觉得现在最困难的是谁?”
“农民!”万尚微微叹了一口气。
李墨林说道:“对,农民!他们没有粮票、肉票,一天到头就在地里挣扎,最后还要缴纳重额的农业税,他们自己种稻谷,最后却吃不起大米,只能吃红薯饭、玉米饭、土豆饭。”
“如果从大量我们这样的个体户征收到足够的税收,抵消掉农民的农业税,就算没提高他们的收入,是不是也能让他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一大截?”
崔俊辉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因为李墨林说的是实话。
万尚也陷入了沉思,他们这些人,隔三差五就开会,从去年年前开始,他们就接到上面的指示文件,文件明确表示,让他们酌情管制个体户的发展,不能让个体户冲击到国营企业,因为国营企业是国家的根基之一。
但邵洲市一直压着没有对个体户采取措施,他们就是在权衡利弊。
彭康宁也是这个体系里,他对这方面也很有发言权:“墨林,你说的是没错,但你考虑过国营厂和供销社体系吗?如果放任个体户发展,必定会抢走国营厂的生产资源,国营厂没有生产产品的材料,他们怎么运转?现在全国上下十亿人的吃喝拉撒,都是国营厂和供销社在保障的呀!”
“我们不考虑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如果我们全面放开,国营企业被大规模挤垮。”
“以现在私人小工厂,村社集体小企业,能支撑得起全国上下十亿人的吃喝拉撒吗?”
“跟老百姓直接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衣服、自行车、香皂、牙膏、钢笔、墨水、各种糖、烟酒;医院的各种药品、医疗器械;各种矿产;各种材料,私人企业能支撑得起吗?”
个体户、私人厂、集体企业,发展的时间不过三年,说句不好听的,三年时间,一个大型工厂都盖不起来。
现在个体户、私人厂、集体企业其实是在国营厂这一头巨象的阴影下成长,不过这一头巨象有多苍老,有多少深入骨髓的毛病,它确实是撑起了这个年代国内的工业体系,承载了十亿人的吃喝拉撒。
李墨林自然是想到这一点的:“老彭,你说的很对,如果说国营厂现在是一头大象,私人企业和集体企业就是一只蚂蚁。”
“但我从来没有说过让私人企业和集体企业彻底取代国营企业,国营企业永远会是我们国家工业体系的一个重要拼图,也会是我们国家商业的一块重要拼图。”
“我觉得国营企业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再往前走,不可能走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去想。”
“国营企业可以慢慢让出一部分并不太重要的行业给私人企业,国营企业只要掌控好最主要的几个产业就行,比如粮食、武器、钢铁、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