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帧不明白这些,不过基本的能力他还是有的,开始负责审案,数百人挨个过一遍。几个罪大恶极的判了个秋后斩,其他都发配到自己县的采石场去开采石头了。
整个山区分为七个镇店,以各自镇店为中心,任命几名士绅。做的是一件大事那就是修县道,由于刚好是农闲的秋季,三丁抽一,不仅仅男丁,妇女也可以参与,农村妇女,没有裹脚的习惯,干活不比男人差。
整个县不过十五万人,征发了五万人修路,这也是下了大本了,原本道路狭窄大部分路也就是通独轮车的路,现在要求两辆马车并行。
柴林也是下了大本了,从柴家庄调来了五万把蒸汽冲压机冲压的碳钢铁锹、五万把尖镐。当然,这也不是白给的,从三百万两银子的专项发展基金里拿钱购买的,左手转右手。
凡是十八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来工地参加劳动的人都可以领一把,当然这是借用,参加干活十天以上,这把铁锹、尖镐才归自己。这两把农具少说也要二百文铜钱,一下把积极性都给调动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要修的路共计有三百里长,征地补偿都不高,因为当时的惯例就是以地补地,因为荒地多,占了你家的地,官府回头在村里给划块荒地开垦了补偿给你,这样你的地没有少,还拿了一笔开荒的钱。
白彦工地,武松带领捕快每日里来回巡逻,数千人在修路,安全是个大问题,几天功夫猎杀了野狼几十头。
正赶上午饭时间,柴林带人赶过来检查了。
这片工地长了有三里地,三百壮丁,男女都有,光做饭的大锅都有五六口。
刚好碰到燕老七了,柴林问:“老人家,这工地上的伙食怎么样?能吃饱吗?”
“能吃饱,能吃饱,比想象中的要好不少,主食是馒头坊给送来的馒头。菜是工地自己做的。”
柴林一看,的确不错,大盆的咸菜,这是柴家庄酱菜厂调来的,各种咸菜都有,品种很多口味全。大锅炖的白菜豆腐,加的油盐也足。
每天就是馒头、咸菜、青菜萝卜、高粱粥、大姜汤这样最常见普通的东西,吃饱没问题,对于贫困山区里的百姓这已经是极好的生活了。
柴林说:“我来问问大家,路修好了是方便谁的?”
“方便我们大家的,方便我们百姓的,宣传队每天都来说。”有人回答。
“这就对了,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官老爷可能会来看看,可是他在衙门里事情多,不可能天天走这路,但是你们不一样,去赶集卖东西买东西都得走这条路。肩挑手提又累人不说,还弄不多。将来许多人家有大骡车,赶集拉货运庄稼,方便的还是你们,别人能走几回?”柴林说。
燕老七说:“是这个理,不过你说的许多人家会有大骡车我不认同,哪可能呢,我们这是山区,贫困的厉害。一亩地种麦子也就是收个二百斤,有大骡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