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动而是心动的问题,就说意识和身体。一个代表精神,一个代表物质。凡间的解释大多认为物质在先,精神为后,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基础,后者又是前者的反应。可总有一些意识存在天地,抚过花草万物,吹一口气便是大风,眨眼一瞬便是昼夜交替。
但不能没有身体就判断此物不存在,那么,判断一个事物的标准究竟以客观物质为准?还是考量精神意识在先?
这种问题已不在夏萧思考的范畴,他想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观念都是谬论。可修行者和凡人最大的不同,便是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力量,令其走出肉体的束缚,真正像实体的手一样做事。
凡间有人死,精神力量可能歪打正着,能驾驭几只蝴蝶飞舞,或吹得草动,或毛笔自写几字,甚至冬日令花开。可修行者的精神力量,控后可搬山移海,可摘星揽月。这是修行者站于原地不动,却可伤敌百十八千的原因。但即便靠得是元气,也要用意念催动,所以归根到底还是精神力量。
胸前的阿烛拱了拱,蜷缩起纤瘦的身子,令夏萧不再乱想,只是低头,轻声说:
“等过段时间,我们再去试试。”
阿烛头都未抬,只是用小鼻子轻轻嗯了一声,示意自己知道了。夏萧没有多说,与其一同闭眼。
今夜思绪混乱,久久不能入眠的不止夏萧一人,还有一位名叫胡不归的老者。他在空荡荡的房间醒来,四周漂浮着杂多的符文,沉重的呼吸动荡如雷,吸引一位身材挺拔的男子走到门外。
意识到他的到来,胡不归问:
“最近可有事发生?”
他的声音极为虚弱,甚至有奄奄一息之感,可男子以极有磁性的低沉声音回道:
“暂时没有。”
“若有事发生,一定要唤醒我,我的时日不多了,起码要在最后时刻做些事。”
“何必呢?老东西。”
门前立着的是笛木利,只有他会这么称呼胡不归,可到死都不歇停,究竟是为何?心头的执念,就这么重吗?笛木利不是不懂,他也有自己的信仰,如果有一天学院需要他,他肯定会牺牲自己,但胡不归现在做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夏萧和阿烛。即便他们再特殊,也不该有这等待遇。
胡不归心头不安,总觉得他们会出事,他便时刻等待着,就是不知这一等,究竟要多久,也不知这么耗费自己的时光,究竟能否等来自己想要的东西。
“少废话,帮我。”
胡不归有自己的坚持,说完,房中符文一瞬内拢,将其身体填满,令其佝偻的身体在符文下再次沉睡。醒来时该有大事,他也该体现自己最终的价值。他希望用自己的生命给自己唯一的徒儿上一课,也为其指明道路。毕竟阿烛的身份,容易令她走向极端。
人难分好坏,万物皆是,可传说中的神,肯定比人更坚定自己的信念。那么,便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