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依托更加广泛的数据搜集和查询才能实现的全方位识别系统。在那些擅长做幻灯片和宣传概念的研究人员的帮助下,舒勒大言不惭地表示,假如帝国军愿意在这项研究上投入足够多的资金,以后帝国军的士兵和服务于情报机构的特工只需要看别人一眼就能找出此人的真实身份。
舒勒本人从来不是程序员,没有从事过任何大型程序项目开发工作,对相关概念的了解程度也不够深入。然而,或许情报部门的官员确实不在乎他的背景和这一项目的前景,又或者他们还在担忧怎样把经费更快地花出去,这些之前被舒勒列为重点警戒对象的官员们没有对他提出任何质疑,这反而让舒勒有些难堪了。
“不用怀疑,他们确实花不完经费。”熟知秘闻的老滑头们把他们认为算得上常识的消息告诉了舒勒,“花销最多的一年,帝国军情报部也只用掉了60%左右的经费数额。每年他们都在发愁怎么把经费用出去,许多看起来很有威慑力的项目都是他们用来给上级汇报时敷衍了事的假项目。”
这倒是和法国人的风气有些像,身为瑞士人而说德语的舒勒不经意地在心里把法国人鄙视了一番。尽管他无法直接负责任何技术工作,舒勒总是十分活跃地奔走于各个实验室,并对那些资历尚浅的下属提出指导意见。他必须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多余,否则帝国军情报部就会认为他完全没有利用价值。正因为舒勒担心自己失掉情报部的信任进而失掉获取消息的渠道,他才会主动要求接下这些本应让官员或是商人负责的任务,也就是对外接洽。
2024年的第一天(日本当地时间),舒勒乘坐民航客机抵达日本新滨市,他先在旅馆休息了一阵,准备第二天去和日方的代表谈判。
日本人在舒勒眼中是一群安分守己、哪怕天塌下来都会认认真真服从命令的蚂蚁,就像这里的上班族永远不分时节地穿着西服一样。倾向于实用的舒勒一向嘲笑这种把形式看得比功能更重要的做法。但是,这一次日本人的激烈反应完全超出了舒勒的预期,新滨市的大街小巷都被市民挤满,连众议院门前也不例外。
“他们在做什么?”
“保持和平几十年的韩国也没能逃过一劫,日本人害怕了。”坐在宽敞的轿车内,舒勒的助理为他解释着外界发生的一切,“所以,他们似乎在呼吁首相重建军队。”
“啊,重建军队……没错,他们没有军队。”舒勒自言自语着,“以前他们有机会重建军队,但是一直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后来他们有借口了,却在一瞬间就被邻国炸得丧失了武力……算起来,二十多年过去了,日本人又一次重建了一支军队,真是奇迹。”
【麦克尼尔,我最近到日本出差,说不定能帮你几个忙。你不用担心,既然你已经去前线战斗了,那就认真地做好你的工作。跟日本有关的事务,交给我来处理吧。】
【舒勒,我们这里遇到了一些诡异的现象,有些士兵经常在战场上失控并随意攻击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