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2:激流(16)
在被那忽然倒塌的牆壁掩埋之前,貿然衝入街區並撞擊牆壁的裝甲車發出猙獰可怖的吼叫聲,以略顯笨拙的姿態後退著並躲開了自上方而來的危險。還沒等它完全從街道中撤出,左側空洞而黑暗的窗戶中探出了幾名士兵,向著毫無掩護的裝甲車發射了反坦克火箭彈。頂部裝甲被貫穿的裝甲車從內部炸開,其中的乘員被爆炸的氣浪掀翻,沿著破口飛出,在街邊的碎石堆上打了幾個滾。他們的逃跑注定是徒勞的,另一批韓軍士兵盯上了他們,並在背後向著這些失去了掩護的朝軍裝甲兵射擊。幾十聲連續而密集的槍響過後,街道再度變得寂靜,除了還在熊熊燃燒的裝甲車向一切過路者暗示著這裏發生了什麽之外,那些埋伏在此地的韓軍士兵已經悄悄地撤離。他們不能長時間地停留在同一個位置,兵力上的劣勢讓他們無法和朝軍長時間戰鬥,所有指揮官都必須想方設法避免自己的部隊遭遇圍攻。
彼得·伯頓趴在由更多的碎石和水泥堆積成的一座掩體中,他的正面是一條寬闊的街道,朝軍隨時會出現在街道的另一頭並暢通無阻地向附近的韓軍據點發起進攻。即便他的伏擊也許只能為韓國人爭取幾分鍾甚至更少的時間,他也必須留在這裏。一方面,這是麥克尼爾的安排,而伯頓目前依舊願意服從麥克尼爾的指揮;另一方面,他並不想承認自己在某些本事上比不過韓國人。
“另一支敵軍在濱海的東區、中區搜集物資。”離伯頓所在位置只有一牆之隔的地下室裏,麥克尼爾將自己得到的情報彙報給了柳成禹,“中間隔著一些友軍,但他們也許無法迅速投入戰鬥。即便通訊恢複了一部分,許多部隊的損失可能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能力。”
“要是首爾的衛戍部隊願意趕過來增援……”柳成禹大領眉頭緊鎖,臨危受命擔任旅團指揮官的他此前是一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的參謀,其能力足以應付一個旅團可能面對著的諸多難題,“……不行,我們不能指望首爾的駐軍有所動作,他們一行動,首爾就危險了。”
1月9日,在麥克尼爾想方設法恢複了部分通信的第二天,仁川市區內的韓軍仍然處于困境之中。相當一部分作戰部隊因1月5日發生的劇變而喪失戰鬥能力,許多作戰單位的狀況至今無法確認,不少指揮官在反攻和後撤之間舉棋不定。反攻必然迎來失敗,這是毋庸置疑的;後撤,那麽他們就會將首爾留給敵人,這會讓參加仁川戰役的所有指揮官成為恥辱的象征。
“我的理智告訴我,應該讓第101大隊去接觸中區的友軍。”柳成禹在屏幕上點了幾下,“但是,101大隊如果離開這裏,我們自己就不安全……”
“請允許我說一句稍微迂腐而顯得不近人情的話:戰死沙場是將軍的榮譽。指揮官的個人安危比起總體的軍事勝負來說實在不值一提。”麥克尼爾面不改色。
“你以為我怕死嗎?不……你不知道我經曆過什麽,所以你也沒有資格評判我對死亡的態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