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战争中死亡或重伤致残,更多的公民流离失所或陷入贫困之中。仇恨逐渐地发酵,燃起的熊熊烈火有朝一日将把好不容易取回和平的双方同时吞噬。如何浇灭这正在蔓延的烈火,是考验着金京荣代理总统和委员长的一道难题。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承诺等待着金京荣代理总统去兑现。
“很高兴看到你不仅活着,而且能活蹦乱跳地离开病床。”
麦克尼尔没有抬头,他听得出这是任在永的声音。
“说实话,我的状况一点都不好,因为我没钱了。”与其用大量的词汇和修饰语做不必要的铺垫,麦克尼尔更喜欢开门见山地说出实情,那样即便双方之间的交易最终未能达成,也不会留下什么不愉快的回忆,“主要是医疗费……你们的医院收钱可真狠。”
这完全是麦克尼尔自讨苦吃,抑或是他的运气没能发挥作用。从开城的废墟中爬出后,身受重伤的麦克尼尔和米拉先是被附近的朝军士兵扣留,多亏委员长在不久后发表了声明,他们才被移交给韩军。不幸的是,野战医院依旧人满为患,以至于急迫地需要得到治疗的麦克尼尔只好选择了普通医院。这么做的直接后果是治疗所需的费用耗尽了他的全部存款,但换作任何人面对着在存款和性命中做选择的境地,恐怕都会做出和麦克尼尔相同的决定。
“我有个好消息要带给你。”任在永提着公文包,坐在麦克尼尔左侧的座位上,“不过,在把消息告诉你之前,我还是要尊重你的个人意见。”
麦克尼尔已经猜到了任在永的想法,每一个看似可口的诱饵背后都隐藏着陷阱。金京荣的确愿意提高难民的待遇,也的确愿意把完整的公民权赋予难民,但为了安抚在战争中受苦受难的韩国人,或许他必须把这些在外人眼中不务正业的难民完全地管束成为韩国的公民。简而言之,流落到韩国的外国难民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一切平等,前提是他们自此成为韩国人并完全效忠于韩国。
“简而言之,完全入籍。”
“你猜得没错。”任在永伸出左手扶着眼镜,“……毕竟,我们韩国的情况和你们美国不一样:我们不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放心,金代行没有说过要强迫难民放弃原来的国籍,再说很多难民的国籍根本无从考证。首批入籍名额大概有700人,名额主要会发放给那些在战争中为我国奉献的难民。凭你的经历和贡献,只要你提出申请,肯定会有一个名额属于你。”
“那么,钱怎么办?”麦克尼尔转过头,眨着眼睛,样子十分可怜,像极了街边等待着路人投放零钱的乞丐,“我现在是个无业游民,如果军队不给我发放一点工资,很快我就要在首尔的街头乞讨了。”
任在永一定不会喜欢如此直白地只谈钱,但麦克尼尔本人同样不喜欢。要不是他接近流落街头,他也不想大煞风景地同自己的合作伙伴——尽管这种合作关系十分地脆弱且不对等——毫不掩饰地谈着利益和金钱。真是耻辱,要是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