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巴西人的刚需

作者:安溪柚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克里尔多这次来华的目的之一就是落实这80架erj—140系列支线客机的生产计划。

原本克里尔多是想把这部分生产计划交给腾飞集团为首的生产联盟的,问题是明年腾飞集团为首的生产联盟光国内的erj—140系列支线客机就要交付280架,比巴西的订单还要多,再加上要应对国内外几乎所有的erj—140系列支线客机核心零配件供应。

腾飞集团产能被占得是满满当当,根本就分不出精力去应付其余的生产订单。

不过庄建业却给克里尔多指明了一个方向,让他去找航空部门的领导,腾飞集团为首的产业联盟集中在西南和西北;但国内的中部、东部、东北的航空企业还有很多,凑吧凑吧,消化80架订单应该不是问题。

克里尔多按照庄建业说的,在东北,东部等地考察一圈儿后,觉得国内其他航空企业的基础还算可以,能够结下80架的盘子,便于航空工业的领导正式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投产出口型erj—140系列支线客机。

如此大事儿办下来就已经让克里尔多很舒心了,没想到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发射直播又让他意外的遇到了更大惊喜。

雷电—120长航时无人机。

按照庄建业的说法,能够在天上续航120个小时,从而如同卫星一般,连续不断的探测一个地区的气象状况。

这对其他过来来说可能是惊叹,但对巴西而言却是不可多得的刚需。

要知道巴西最为拉美最有实力的国家,早年可是雄心万丈的提出过巴西版的两弹一星计划,虽说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但老底子却没丢。

又是实在航天领域,当初的远程导弹计划稍微改一改就成为现如今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手里另一个拳头产品vls运载火箭。

若非如此,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全称中也就不用特别标注航天字样了,就是因为他们具备研发、制造并能独立发射vls运载火箭。

尽管运载质量不高,且只能进行近地轨道的发射任务,但却是世界上少有的可以快速发射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

正因为如此,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国际发射市场的关注。

然而关注归关注,真正上门的却没有,原因之一就是巴西自身的发射保障水平太差,尤其是气象保障,至今巴西人连一颗属于自己的气象卫星都没有,再加上巴西热带雨林气候,疾风骤雨是说来就来,老天爷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没有长航时的高空飞行器贯彻,根本号不准老天爷的脉。

是以,巴西航天的发射窗口期异常难测,以至于vls运载火箭几次试射都因天气原因而失败,如此情况谁敢找你打卫星?万一打成了大号窜天猴可怎么办?

当然,巴西人不是没想过弄个气象卫星上去,以改善vls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问题是巴西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