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在西行的过程中便继续下沉,直到抵达浓雾的交接上。
飞船本是飞行在空中,从视觉上看去却恰似乘坐在浓雾的河流之上,一路西行。
“咦!”
“噫!”
“呀!”
“哎!”
“……”
甲板上的人们忽然发出一连串意义不明的感叹词。
只因他们看到了前方一幕奇景,而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奇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的人发出震惊感慨之音。
其实,若非顾及自身形象,更多人其实更想用更能直抒胸臆的文字来抒发自身情绪,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感叹词。
卧槽!
卧槽卧槽卧槽!
……
从初见大峡谷开始,大家就已发现,大峡谷除了一路向西这点初衷不变,其形状其实很不规整。
宽远的地方如同一个巨大的盆地,或陡峭或斜缓的山坡一直从赭干高原斜插进大峡谷底部。
宽的地方视线根本看不到两端尽头,不过,已经被临时灌了许多相关知识的众人都知道,赭干大峡谷最陡峭的地方几乎是垂直向下,两端距离最远的地方超过了一千公里,而最窄的地方,则只有一两公里,平均宽度三百多公里。
而就在他们前方,看着那两块大地几乎就要挤在一起,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细缝”,众人就明白了,他们已经到了大峡谷最窄的地方。
而当距离进一步靠近,看得更加仔细分明,峡谷两侧的距离只有千米左右。
这种从极窄到极宽的过度,感觉就像是忽然张开的双臂,拥抱整个世界。
而就在那极窄出的正中央,矗立着一根远看如同一根细针,非常纤细,仔细看直径十米左右的石柱。
这根石柱在浓雾之下更深处的山底溪谷之中扎根,一路延伸而上,一直生长到雾气顶端。
相比于它的高度,十米直径纤细得如同一根细针。
而且,仔细看那石柱就可以发现,它并非天然生长出来,而是被“人力”一节节拼起来的!
而随着更进一步,他们看见,在那石柱顶端,站着一位腰缠豹纹围裙,身披虎皮披风,头戴特殊藤蔓与花草精心编制的头冠,头冠上插着几根漂亮的修长尾羽,手握权杖,在雾气撩动下,狂风吹拂间,浑身金棕随风飘摇,威风凛凛的金棕猴王。
它——哦,应该是他,双目沉毅,闪动着智慧的光泽,他双手模仿着峡谷张开怀抱,拥抱更广阔世界的心胸,一种迎接新生,拥抱未来的意境在他这一抱间诞生。
而在两侧峭壁悬崖上,爬满了无数密密麻麻的金棕猴群,有密集恐惧的看了一定会头皮发麻,因为根本数不清它们的数量,只能看见当风吹过,峡谷峭壁上全部飘荡起金棕色的猴毛,如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