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对于整个案件随便找一个切入点,然后就开始调查,紧接着把过程当中所有的疑点都记下来。
这些疑点全部都是凶手在作案的过程当中,留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迷惑警方。
但是如果换一种思路的话,凶手的一点是为了迷惑警方,那么破解这些疑点就能找到凶手,这是绝对的。
既然每一个疑点,都是有目的的和人为的,那么这些在上面就必然留得有凶手的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有特别大的概率,能找到真正的凶手。
但是这个方法,却有一个十分苛刻的条件。
那就是疑点必须多,否则的话,很难从一些可疑的地方去猜测谁是凶手。
这就像是根据目击证人的口述,来描述凶手的画像一样。
目击证人能够提供的消息越多,那么画凶手肖像就会越准确,如果他给的消息越少那么就不能找到凶手。
但是好在这个案件,疑点还是挺多的,这些疑点逐步的解开,就能破获这个惊天大案。
确定了用这种方法破案之后,凌飞开始仔细的观察着沈莉莉。
沈莉莉做的动作,凌飞已经有了大致的推测,那就是和他想象的一样,芷若当时应该是在等谁。
但是对于要等的人,无从考证,所以凌飞也决定不去深究了。
只不过既然要用这种方法,去推理凶手的话,凌飞就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
首先可疑的地方,芷若要等的人是谁?
记录下来之后,凌飞就不考虑这个问题了,继续向下分析。
接下来他要分析的是,芷若做这些动作到底是为什么?
在沈莉莉进行扮演的时候,凌飞就对芷若的动作进行了分析。
但那个时候,因为还没有理清思路,所以他就忽略掉了某些东西。
凌飞决定再重新看一遍,这一次他要把沈莉莉的动作,当成慢动作来看,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
沈莉莉因为连续重复这一套简单的动作,所以整个人有些疲惫,动作也变得缓慢了。
但是由于做了很多次,也变得连贯起来,这就更加接近了原版的芷若,让凌飞看起来特别的舒服。
根据当天晚上目击者的口供,芷若的第一个动作是先把手放在眉头,就好像遮挡太阳那样,然后身体往前轻轻轻的垫脚尖,眺望着远处。
在等人的过程当中,有这个动作很正常,但是凌飞看在眼里,总感觉有些奇怪。
“沈莉莉,麻烦你停下来。”
凌飞想确认一件事,但是他看到沈莉莉,的确已经很累了,决定让沈莉莉先休息一会儿。
“我的妈呀,就像做广播体操一样,把我都弄得很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