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因为从行为上来说,健力宝管理团队的做法,已经是明显的内外勾结、损公肥私行为,一旦受益者变成管理团队的少数人,是很容易被秋后算账的。
受益者变成全体员工,则算得上是这一行为的补救措施,勉强符合企业的改制原则。
说白了,这是余老板在帮管理团队彻底消除隐患。
只是这么一来,管理团队的期望值势必得大大降低才行了,李经纬能答应吗?
“行,这也没问题。”
出乎余老板意料的是,李经纬还是答应得非常爽快。
这又让余老板对他的钦佩之意又多上了几分。
按照前世的报道,李经纬本身其实是一个相当廉洁的人,极重感情,热爱下属,热爱朋友,但却没有太多的私心。
比如说他主持健力宝那么多年,帮朋友解决了不少亲友的就业问题,但自己的家人跟亲友,却一个都没有在健力宝任职。
现在看来,这一点应该是真的。
只是他答应得这么爽快,有把握去说服管理团队的其他人吗?
对此,余老板严重表示怀疑。
不过不要紧,那是李经纬自己的事,假若他掌控不了局面,还是被管理团队中个别居心不良的人所绑架,大不了理想不玩就是了。
“第三个条件,一旦理想入局,你们管理团队的自主权可能就没那么大了,接下来该怎么玩,你们得听我的。”
余老板很认真地说出了第三个条件。
这是一个连吴鹰都颇感讶异的条件。
要知道,按照余老板一贯的风格,他是很少插手具体事务的,可是在健力宝这里,他竟然打算干涉健力宝的整体经营。
这是为啥?
殊不知,这是余老板专门针对李经纬所提出的一项条件。
不可否认的是,在经营方面,李经纬确实称得上是很有能耐,但这种很有能耐的人往往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固执。
打个比方说,早在前几年,当瓶装水市场开始大爆发,怡宝、乐百氏、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品牌纷纷崛起时,李经纬却固执地不肯让健力宝涉足这一领域。
从表明上看,这是在坚守自己的核心产品,可实际上却是在放弃一个更大的市场,结果弄得这么多年下来,健力宝的产品还是那么单一。
这种固执,肯定是不合余老板意的,按他的风格,要么不玩,要玩就一定得玩大的。
作为开挂者,他很清楚,饮料行业市场虽然没有太高的科技含量,但却是一个年市场份额高达数千亿的大市场,理想若是有机会扎进去,每年赚个几百亿也还是挺香的。
只是这一条,李经纬会答应吗?
“这个……我得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