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他即刻也一边看,一边跟着哼唱起来,一边哼还一边想:这曲能配得上那近乎完美的歌词吗?
结果却是他又一次呆滞了。
天哪,这曲跟词的结合简直称得上是完美!
这是他给出的结论。
他原本还想着,若是andy所作的曲配不上那完美歌词的话,他一定要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可现在他却发现,自己却无法改得更好。
这就是所谓的天生乐感,就像苏轼诗词里所写的那样: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江建民确实又一次被这近乎神迹的一幕给惊到了。
通常来说,一首好歌的面世,不管是先词后曲,还是先曲后词,都需要对词和曲进行反复斟酌、修改,才能近乎完美。
而现在,这首歌的词是一气呵成,曲也是一气呵成,几乎没有半点改动,就到了近乎惊世之作的程度。
这让江建民怎能不震惊?
他甚至还忍不住怀疑:这是不是早已写好了的?
可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一疑虑。
因为实在是没道理。
要知道,在这首歌面世之前,是他在跟三位小姑娘讲自己以前的经历,以及某些成名歌手在成名前酒吧驻唱的经历,想以此来鼓励三位小姑娘。
而这首歌的意境,似乎就是从他所讲的故事里提炼并艺术加工的。
除非……他以前就听过了类似的故事,然后早已创作了这一首歌!
为了验证这一点,他即刻就把曲谱递给了期待已久的俞一尘,问道:“你好好看看,以前有见过或听过这首歌吗?”
答案自然是没有。
用不着俞一尘回答,江建民自己就能得出这一结论,因为从俞一尘拿了曲谱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爱不释手的样子就看得出来。
事实上,俞一尘也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转而问道:“建哥,你觉得这首歌咋样?”
这是在求点评了。
这首歌咋样?
比《蓝莲花》更好!
若是说《蓝莲花》是能深入人灵魂,那这首歌则是能洗涤人灵魂,既能催人泪下,又能让人笑对一切。
真的太棒了,我很难找到比这首歌跟让我喜欢的歌!
建哥默默地给了这样一个评价。
但他觉得,不管自己怎么点评,都很难形容出这首歌的味道,于是他干脆不点评了,而是说道:“你等等,我一会就让你知道,这首歌到底有多好。”
他即刻拿过了餐桌上的笔,也刷刷刷地在曲谱上写了起来。
怎么来证明一首歌的好?
最好的办法不是点评,而是在很多人面前把它给演绎出来,让大家的反应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