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很有号召力

作者:大秦兵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朴宇宪和前田信子。

果不其然,韩厂长接着说:“你这部片子用了大量日韩演员,经过背景调查了吗?”

苏长青苦笑着摇了摇头,如果日韩演员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之前拍《我的野蛮女友》时他很慎重,对演员的背景作了调查,这次与日韩影视公司合作时却没有提相关要求。

现在看来是个大疏忽。

二十年后因为疏于背景调查而扑街的影视作品有不少,主要因为演员有不当网络言论或者黑隐私,苏长青这根弦显然没有在九十年代绷紧。

毕竟网还没通,请的又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能有什么问题呢?

然而现在他明白了,这些人如果有问题那就是大问题。

“你这部片子很有号召力啊。”

韩厂长显然已掌握了不少情况,先说了包括朴宇宪在内的两个韩国街头运动积极分子:“这两个人都被警方抓捕过,思想比较危险激进。”

所谓的号召力,就号召了这种人。

而后重点讲了前田信子:“这人虽然是演员,但同时也是《赤旗报》的记者。”

“我还真不知道她是个记者。”

“《赤旗报》是日共的机关报,不过这不是问题,二战期间我们和日共是反侵略战争的同志。”

“我想也是,大家都是同志。”

“问题是她的家庭背景太复杂了,就不一定是同志了。”

“哦?”

苏长青想起前田信子讲的那个故事,看来不是信口开河,但现在也只能装作一无所知了。

果然韩厂长说她父母都是赤军成员,母亲后来怀孕退出,父亲逃亡海外不知所踪,这些年一直被美日通缉。

如果因为这个不合作了,苏长青有些不服气,再说赤军在国内并不是非法组织。

“无论如何那都是她父母的问题,我们也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聘用了。”

“道理是如此,但问题没那么简单,”韩厂长顿了一下:“据我所知,这部片子如果不换演员,即便拍完也可能过不了审。”

苏长青急了:“这好像小题大做了吧?!”

“其实我也不大懂这些问题,总之得慎重,”韩厂长也有些无奈:“我是说很可能不过审,没说一定。”

他说可能,基本板上钉钉。

苏长青一时有些气急败坏,但却没法表露出来。

不过审那就无法在国内公映了。

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少,比如姜文的《鬼子来了》、老谋子的《活着》都是拍完以后不能过审,虽然在外面获了奖,始终也没国内公映。

办公室的挂钟滴答滴答响,令人心烦。

《移动迷宫》原本就是简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