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朱棣七次让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朱允炆。”
“当然,这只是野史谣传,不过在这个世界,我们确定的知道,朱允炆没死,大明宗室的天命发生了分裂。”
“而这个世界的许多事情发生了改变,比如下西洋这件事最终改变了整个世界。”
“但有一点,还是挺有意思的。”
司空晦挑了挑眉毛:“哪一点?”
“我觉得……下西洋一开始的原因,可能真的就和野史谣传中一样,所谓下西洋中的西洋,其实指的是南洋,这个世界的郑和在第一次下西洋时虽然走到了埃兰,但他的确把南洋翻了一遍。”
“而这个世界的南洋,早就是大明的殖民地,打下它的人,是文太子朱标,也就是朱允炆的父亲。”
“殖民和真正的统治是有区别的,殖民的本质是立个傀儡政权间接控制,其控制的力度和深度都不会有直接统治那么强,但胜在成本很低。”
“既然是文太子标打下的南洋,那么我有理由相信,他在那里还是有些威望和势力的,朱允炆被篡位之后,逃往和自己的父亲有千丝万缕关系,但大明宗室却又控制力不足的南洋,合情合理。”
司空晦点了点头,然后他问出了阮翎风问过的问题:
“为什么偏偏是鲁商?”
古晟知道,他这是明知故问,是以笑了笑,缓缓道:
“很显然啊,他先是说了一堆太子标和南洋的故事,然后又说,鲁商是靠贩卖南洋猪仔起家成为皇商的,最后问,为什么偏偏是鲁商——他这是在暗示我们,泰山会和大明宗室的另一支天命血脉有关系。”
“而且,这反倒是合情合理了。”
“虽然朱棣上位之后曾大肆清洗太子残党,但朱标作为洪武最器重的儿子,他的势力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拔除的,朝中的打完了,可是朝外的呢?”
“或许当年朱标便与鲁商暗中有所勾连,朱允炆逃到南洋后,自然连上了这两条线。”
“如果真是这样,南洋人为泰山会的猪仔生意大开方便之门,也就合情合理了,南洋诸国自然是对大明有怨恨的,可是敢怒不敢言,靠他们自己想要改变现状难如登天——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勤王之功更大的功劳?只要朱标后人能复国,牺牲一些又算什么?”
“泰山会昔年靠猪仔生意起家,成为皇商,而今已然是埃兰霸主,这是一笔很成功的投资。”
“当然,这些肯定都是极深的隐秘,但阮翎风为前南越皇太子,他知道这些很正常。”
“再者,你之前跟我说,长公主的所作所为,怎么看都是谋逆,可从我送信的经过看,她和泰山会显然有关系,如果泰山会是正儿八经的皇商,会与谋逆有染?——今天的大明,藩王造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可如果泰山会是朱标后人,那么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