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湘、燕二王拥有了大量军队、夺取了大片领土,此刻皇帝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在他的怒火完全发泄出来之前,谁说话,谁倒霉。
“怎么都不说话了!?怎么都不说话了!?平日里不都是侃侃而谈、滔滔宏略的吗,啊?”朱允炆继续发泄着他的怒火,直到涨红的面孔吼的有些因缺氧而发白的时候,他才从袖中拿出两份黄绢,没好气地挥手道:“没话说那就听朕说!还跪着干什么?都起来吧——”
众臣闻言起身。朱允炆扬起手中的两份黄绢,苍白的面孔止不住的抽搐,再次激动地说道:“这是朱柏、朱棣二贼给朕发出的檄书啊!他们说朕,他们说朕是个不明事理的幼主,而你们!通通都是欺君罔上的奸臣!他们还要遵照太祖祖训奉天靖难!!!朕给他们勤王诏书了吗?给了吗!?谁让他们来清君侧!?他们这是要清谁!?什么奉天靖难,推两个人出来做靶子,妄图篡夺皇位!这两个该死的叛逆!叛逆!”
喊到叛逆的时候,朱允炆怒而将手中的两份檄文使劲撕的粉碎,那咬牙切齿的模样,好像手中撕扯的正是朱柏与朱棣一般。
“朕自登基以来,衷心体国、殚思极虑、虚心纳谏、勤政爱民、夙夜在公!这两个叛逆凭什么这么说朕!?竟敢造朕的反……他们,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朱允炆边走边说,来到御案后面,狠狠地拍打了一通桌面,直至气力不济不时,才撑着桌案回头无力地说道:“这两个叛逆举兵不足半月,就已形成了如此规模,如果朝廷再不将他们速速歼灭的话,岂不是会霍乱整个大明天下!?”
发泄完后,他正巧看到了离自己最近的黄子澄,他浑身一抖,像想起什么似的,看向一脸惶然的黄子澄发了出五连问:“对了,这不是老师你的连环计吗?接下来朕该怎么办?朕怎么镇压他们?朝廷如何应对?你可何灭敌良策?”
黄子澄立马回道:“自然是发兵征讨,迅速任命两路讨逆军元帅,调动天下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灭湖广与北平的叛乱!”
朱允炆如同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追问道:“那谁可为主帅?”
黄子澄转头看向殿内最懂兵事的齐泰,齐泰却没有要接口的意思,黄子澄只好将东角门跟朱允炆说过的话,重新包装了一下,“朝廷有雄兵百万,将战如云,曹国公、魏国公、长兴侯、武定侯与平安将军皆有主帅之才。”
东角门之议的时候,齐泰的名字被他放在中间的位置,此刻黄子澄再次叙述元帅之选却是没有了踪影。
徐辉祖给朱允炆记恨上了,现在他又在对徐增寿下手,自然第一时间将徐辉祖的名字剔除了候选人名单。但即便如此,要从李景隆、耿炳文、郭英、平安这四人当中选出两人出来。
这对于优柔寡断且有着选择困难症的朱允炆来说,也实在是太困难了,尤其还是在关乎江山未来的选择上,他一时间根本做不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