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名人更加厉害。
总之,荆门山是块无比坚硬、极其难啃的骨头,与它成犄角之势的当阳,是必须拔出的。
它不仅是瞿能大军物资的中转站,更能在攻击荆门山的时候,从后面捅己方的屁股。
傍晚,奔驰了半天的徐忠,率一万骑兵在距离当阳城约十里外的一片树林中休息。做为副将,李尧老到地命将士们将战马的嘴巴都戴上笼套,防止发出声响,同时他还亲自带了一队斥候出去打探情报。
军纪严明,树林内格外安静,将士们安静地喝水、咀嚼干粮、检查装备、补充体力。
众人都有些急躁,徐忠却在动作缓慢地擦拭着自己的马鞍。
看似悠然,其实徐忠的心里,要比一般的将领更加焦虑。
这支军队的胜负,关乎到整个荆州地区上百万百姓的安危,而且世子殿下对自己又是如此的信任,连李尧这样的王府老人此次也接受自己的指挥,若不能解了荆州的水淹之危,如何对得起世子殿下的知遇之恩?
正沉思着,树林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有哨兵过来轻声道:“徐将军,他们回来了!”
片刻,李尧牵着战马带着斥候们走进树林。
“李将军,有什么收获吗?”徐忠连马鞍都顾不上放回,就这么捧在手里,快步上前问道。
李尧点点头:“以我的经验来看,当阳城中守军不多,只有千余人,不过城墙上的守城器械却是不少。我们责任重大,不能在这里有什么损失,依我看,还是得用计智取。”
旁边有将领说道:“可惜我们没有瞿能军中的印信,要不仍旧扮成官军……”
李尧眉头微皱,“即便有印信也是行不通的,这计策使多了,他们肯定有了防范。”
徐忠却是淡淡一笑,“我有个屡试不爽的老办法,可以让他们自己主动开门。”
……
一个时辰之后,沱江之上有十几艘花船向着当阳城的方向驶去。此花船可不比秦淮河里著名的花船画舫,那是很高档的玩意,这些花船其实是一种最低档的流动记院。湘王靖难造反,朝廷派大军征讨湖广,除了双方的支持者之外,更多的则是不想被战火波及的人,这样就导致频频有人往外逃离,记院也不例外。
中高档的记院人脉广,有后台,手中更是有大把钱财,自有好去处;而低档的记女只能抱团取暖,将余钱集资到一处,购买船只,在一座座城池之间流动,在人口聚集处做生意,一路赚费,一路出湖广。
而连母鸡都能难看到一只的各地卫所官军则是她们的老主顾。虽然服务资费已经从五十文翻到上百文,但也没有办法,这是自古以来约定俗成的规矩。军汉都需要定时解决一下生理需求,要不,这么多粗鲁军汉憋久了,会出大问题的。
比如当阳这里,每一个月都会召一次花船上门,账也是记在公家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