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王议和”

作者:湘小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王对郭英策反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万一他们感觉受到了冷落,继而想歪了,重新转回朱允炆那边去告密,那可就划不来了。毕竟,他们可跟朱权不同,都是属墙头草的。

可若说出底细,那这七王便从此连为一体。若相处的好,自然会降低开城的风险,若是其中有人三心二意,那七王可就是有了全军覆没之险。

在郭英策反的朝臣中,就数七王的分量最重,影响最大,他们若全部暴露,那湘军就只能不计伤亡、不计后果的强攻南京了。

跟朱柏对视一眼,朱久炎收到了朱柏的决定:当面解开这个盖子。

其实原因也简单:谷王就不说了,其他六王单有亲王之名,却无封地,换句话说,他们六个都是建文削藩的直接受害者,从阶级立场上跟朱允炆就是死对头!

此刻湘军团团围城,南京城也是内部不稳,六王也要考虑自己的未来。因此,他们六人的归降,应该都是真心诚意的。

既然朱柏已经定了主意,朱久炎就代父说出来了不好说的话,“诸位叔叔不必惶恐。你们愿意协助我湘王府靖难之事,武定侯早已通知了为我们。现在我湘王府与诸位叔叔又都站在一起了!”

朱久炎这话一出口,七王俱是又惊又喜。喜的是朱久炎这话,无疑是对他们七人身份的承认,且“协助靖难”之语,更是明确告知了他们,夺取京城之后,朱柏登基,他们都有从龙之功!这正是七人最为看重的。

而与此同时,七人又各自惊讶:其他六王,居然也已经暗地里降湘王府!由此可见,朱允炆是何等的不得人心,是何等的不被人看好。

想透了这一点,七王纷纷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庆幸,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跟着湘王府干的决心。

话既已说开,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紧接着,谷王就把朱允炆命各王督守城门之事说了出来,并着重讲了他与郭英、吴高已利用各自的关系,将金川门的守将都拉拢了一通,不少将领也流露出了归降之意。

这真是个让人欣喜的消息,没想到这位曾经因为燕王的到来,而闻风丧胆,拼命南逃的谷王,居然也能干出让人刮目相看的事。

看来没有哪个塞王是个废物,自己以前小瞧了他们。朱久炎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过来:谷王好歹也在宣府跟北元作战了多年,又岂会没有一点本事?当初南逃,除了知道燕王的本事外,更是不想跟着建文朝廷陪葬,想来他也明白他的建文侄儿,如此倒行逆施,认定了建文朝廷早晚得完蛋。

不只是墙头草,还是个人精!朱久炎对这位叔叔做出了评价。不过这也没什么,如今这形势下,倒过来的墙头草是越多越好。

……

ps:历史有时候就是一面镜子,越是危难的关头,越是能看穿一个人。

今天章节里的故事小匪按照历史改编了一下,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