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行不行得通。
朝廷的大臣们又是否会说些闲话?
但他听说,只要稍稍放些风出去,说朝廷准备开展海外贸易,只是这海外贸易是需要牌照的。
然后再说太子殿下已经获得了牌照,不但可以做实海外贸易的相关政策,还可以让那些想要投机倒把的商人有个明确的目标。
明确目标这件事是很重要的。
太子似乎已经看到了商人们趋之若鹜的样子。
当然,堂堂储君,与民争利,这原本是不合适的。
可是就连皇帝也已经同意了穿越者们的想法,准备以官营资本为榜样,指导私营资本对海外扩张。
在这样的基调之下,太子的这种行为就只能是以身作则。
不过他还剩下一个问题。
这样成立的消息应该置于谁的管理之下呢?
关于资本,但名单都是由主管部门的,虽然大部分是地方政府,但中央朝廷手里的牌面其实更加丰富。
可巨星排面都在不同的衙门手中,而没有时间去白手起家,也懒得去白手起家的太子殿下,是没有足够的业务将这些作坊强取豪夺到手中的。
因此他只能像他的父皇一样,据锦衣卫的诏狱去请教那些穿越者。
好在,穿越者们立刻想到了许多主意,而她只需要优中选优即可。
他让严嵩将这些主意都记录下来,回宫之后和骆淑华认认真真的讨论了半个晚上,然后才终于敲定了一个基本的运营模式。
首先,他不能一下子扑进某个商社里去,而是要分别成立几家商社,用他们控制与商人合作面建立的分支机构。
其次,这些顶层的商社,必须拥有合情合理的来钱资本。穿越者们已经为此想好了借口,一是即将创办的学堂,可以从礼部方面敲到一部分资金,当然这些资金不能直接去修建学堂了。
开源要凶猛,花钱却要注意。
在这方面另外一个借口尤甚如此。
在骆淑华供述的计划当中,太子曾经看到过穿越者们一定的抚恤和社会保障方案。
那里面就充斥着投资分红的意味。
当然他是不会让那些烈士家属掏钱的。
尤其是曾经和他并肩战斗过的那些烈士家属。
这些人都是他想要复续的目标,当然他现在的钱也不够丰厚,所以很多计划也都开展不起来。
但是,股份合作的想法一出之后,钱就变得不是问题了。
如果能够控制住第一年的花销,那么那些将士在当年的抚恤金,就可以从商人们凑的钱里出。
甚至,有位创业者还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股份合作其实是可以缓一缓的。
因为成立的那几家顶级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