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穿越者们曾经说,江南地区在明朝的统治之下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这是要比欧洲某些国家还要早的事情。
听他们口气当中的骄傲,似乎大明朝正面临着一次绝佳的机遇,因此朱厚照也一直认为,从这里出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他们有和别人交流类似的决定。
反而只是让手下的军官们,去和那些卫所当中的军户们传达一件非常好的消息。
这件消息同样来自于田鑫乙的书信。
为他们发行福利保险的那些商号,如今在我国的贸易当中赚了大钱。
他们丢出去的那些银钱,如今可以确定不会打水漂了。
一贯贫穷的军户们显然是欢欣鼓舞的。
但更好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这些账号为了以后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决定从信任他们的军户当中,招收一部分子弟,成为他们这些商号的员工。
这就意味着原本需要出去讨生活的军户子弟,不但有了一个基本的保障,还有了一个锦绣的前程。
正让他们感觉有些奇怪,为什么天上总是掉馅饼呢?
但旋即他们就明白过来,这几十斤肉交的那些不靠谱的工坊里也是交,交到这些商号里,难道还有什么区别吗?
由此,各个卫所里都开始有人到商号里去报名,而这些本就受皇帝朱厚照同一控制的商号,则打着联合起来的名义成立了一所学堂。
这是卢姑娘和老皇帝一直在期盼的学堂,但却因为朱厚照的一再拖延,而没有顺利成章地设立在北京,反而出现在了这杭州。
而且这所学堂,奉行的是典型的职业教育路线。
他们主要培养纺织工、烧窑的、修船造船的木匠,还有铁匠。
这其中,烧窑的是重点学科,而且分的还挺细,除了陶瓷之外,炼铁炼铜也都是他们的项目,甚至在外勘探矿床之类的活计,他们也是要学习的。
而且这所学校的文化教育内容也很要紧。
除了皇帝视如生命的会计学之外,语言学也被加入到了晚上的课程当中。
朝鲜话,倭国话,女真话,南边的越南话,甚至听都没听过的大食话,学校都有可能要求学生们去学习一两句。
当然,四书五经的内容,作为挂羊头卖狗肉当中的羊头,在这所学堂当中也是教授的。
要不然,当地学政恐怕是要炸毛的,而且也不方便瞒过天下穿越者。
不过,四书五经和书画之流虽然有唐寅这样的高手,以及他聘请来的那些宗师坐镇,但其实并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
就连播发给他们的经费也是少的可怜——皇帝的钱大部分都要采购新的船只木料和商品,当然挤不出太多钱来给他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