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5章绵鱼和虾仔

作者:温岭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织的,街上都能买到。”

“可我用手摸着,好像挺特别的。”

“你真行。告诉你吧,我是买回来后自己加工过的,而且每次出网前都要加工一回。同行们把这种网叫做半芝麻网,因为网眼比半颗芝麻还小。而我把它叫做针眼网,因为经过我加工后,网眼的大小只有针尖那么大。”

“这么复杂啊。”

陆水生道:“每次出网前,我要在网上涂一层树浆。等风吹干后,再拿缝衣服的针,在渔网上戳出针孔。这样的网,只能使用二三个小时,树浆会被水慢慢化掉。所以下次使用之前,还得再涂一次树浆。”

白手道:“我知道了,这样的渔网,既能捕到绵鱼,同时又能捕到虾仔。”

“对,只有在凌晨这个时候,在九龙汇这个地方,绵鱼和虾仔才会一起出来。而且,绵鱼和虾仔会昏昏沉沉,咱们的网抄上去,它们只能束手就擒。”

这时,陆水洋道:“哥,可以抄网了。”

陆水生道:“小白,国华,你俩得出把力了。你们到船尾去,一人一把桨,有多大的力气,都给我使出来。”

白手和童国华照做。

陆家兄弟站在船头,除了要压住渔网,还得各摇一支辅桨。

“摇船。”

陆水生一声号令,四人一齐摇桨。

这个摇桨可不简单,不仅双脚不能移动,就连身体也尽量不能晃动,全靠双臂的推拉,和两个手腕的发力。

因为渔船不能有摇摆现象。

一张渔网插在水里,还是这种网眼如针孔大小的渔网,可想而知,阻力得有多大。

四个大男人,四桨同时摇动,也不见俩渔船前进多少。

终于,渔船缓缓的前移。

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要的就是这种情况,求的就是这种效果。

十多分钟,白手和童国华已是满头大汗,渔船估计也就前进了十几米。

“停船起网。”陆水生终于开口。

白手和童国华赶紧拿桨当蒿,插入水中,以免渔船后退。

陆家兄弟配合默契,双双跳上撑着渔网的两根竹杆的杆头。

白手和童国华也是上前,用身体压着竹杆。

渔网慢慢的从水里现身。

绵鱼,是温黄平原水网地带的一种稀有鱼类,现在养殖场可能还有,但野生的已经绝种。

绵鱼身体绵软,通体白色,细过筷子,长不过一寸半,河里营养价值最高的鱼类。

虾仔倒是常见,但不易捕捞。因为它实际上就是普通的河虾,只不过在它出生七到十五天的时候,它很小很小,所以才叫虾仔。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陆水洋开亮挂着的马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