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风起浮萍

作者:庄不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儿,都能高人一等。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凡有点志向的人都不会轻易放过。

贾诩担当起了考核的任务,用了两天时间,挑出二百将士。虽然没有明说,但这些将士年龄最大的不到四十,最小的十六,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放眼看去,全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粗通武艺,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看完名单,又看看眼前这些举止有些粗鲁,却不失质朴之气的年轻人,刘协很满意。

“凉州的未来就在诸君手中,大汉的未来也在诸君手中。”刘协很诚恳地说道:“望诸君努力学习,与朕共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愿为陛下效劳,愿为大汉尽忠。”二百人躬身行礼,齐声大呼。

一旁的贾诩眼眶有些湿润,悄悄地低下了头。

——

河东,涑水。

渡船靠岸,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并肩下了船。

河东尹荀彧迎了上去,拱手施礼,满面笑容。“赵公,张公,一路辛苦了。一去经年,不闻德音,真是令人想念。”

张喜撇了撇嘴。“文若,巧言佞色鲜矣仁。你是真想念我们吗?你恨不得我们永远不回河东才好。”

“岂敢,岂敢。”荀彧连忙请罪。

赵温摆摆手。“文若,别理他,这几天肉吃得太多了,说话都有些腻味。”他挽起荀彧的手臂,亲热的拍着荀彧的手。“不愧是王佐之才,这才一年功夫,就将河东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一路走来,不论是官吏还是庶民,提起你都是赞不绝口。再有十年,王道可现矣。”

荀彧很尴尬,连忙说道:“赵公言重了,小人之言,岂能当真。一年风调雨顺,温饱无忧,他们就心满意足,赞不绝口。若是今年收成不太好,影响了生计,他们又要破口大骂了。”

赵温抚着胡须,微微颌首。“文若持重,难得。不像某些人,恨不得见人就夸。”

张喜也不恼,哈哈大笑。

说了一阵,仆从准备好了马车,荀彧将赵温、张喜送上车,正准备回到自己的车上,张喜招了招手,示意荀彧上车。荀彧推辞,张喜伸手抓住他的袖子,一把拽上车。

“关门,出发。”张喜喝道。

马车起动,荀彧无奈,只好吩咐荀恽赶着车跟在后面。荀恽去了,张喜脸上的笑容散去,双手拢在袖中,一声叹息。

“凉州的事,如何看?”

“张公说的是哪一件事?”荀彧不紧不慢地说道。

张喜瞪着荀彧。“文若,你也把我当老糊涂,跟我猜谜语?”

荀彧苦笑。“张公言重了。实在是凉州有那么多事,我真不知道张公说的是哪一件啊。”

“贾诩招募二百生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