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顺藤摸瓜

作者:庄不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征的目的之一……是要给我们一个机会,看我们能不能处理好朝政,垂拱而治是否可行?”

“有这可能吗?”

“有,太有了。”周忠忽然有些兴奋起来。“换了别人,也许不太可能。可是以天子的雄才大略,这的确是有可能的。”他随即又皱起了眉头,抬起手,用尾指挠挠眉梢。“可若是我们做不到,十年之后,还要天子回朝拨乱反正……”

他眼皮一抬,看向杨彪,嘴角挑起苦笑。“以后再提垂拱而治,可就是自取其辱了。”

杨彪点点头。“嘉谋真是人如其字,一语中的。”

周忠摆摆手,没好气的说道:“别说这些没用的。你准备怎么办?这要是彻查,涉及到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我只希望他们是孤例,还没形成风气。可若是不及时处理,待效彷者日众,那才是大麻烦。”杨彪一声叹息。“嘉谋,不瞒你说,我最担心的就是天子早就知道,只是借这个机会敲打我们,看我们能不能自证清白。”

“别说我们,就是你。刺史管不了那些琐碎的事,袁氏是你的外家,你能不知道?就算你真不知道,恐怕也难以取信于人。”

“这点我倒不怕。”杨彪澹澹地说道:“我问心无愧,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那是,你是四知杨公之后嘛。”周忠调侃道。

杨彪瞥了周忠一眼,不屑辩解。

调侃之余,两人商量了一番,觉得这件事应该主动汇报,主动请求彻查,不能等天子下诏。处理得越早,牵连越小,受伤的人也就越少。

更重要的是,也越能让天子相信他们没有故意隐瞒。

君臣之间的信任太重要了。一旦受到破坏,再想恢复可就难了。

商量完毕,杨彪一声叹息。“关东士族还是太娇气,像公瑾那样的年轻人太少了,这点苦都受不了。若不加以磨砺,难免堕落。”

周忠深有同感。“还是孟子说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诚不我欺。”

——

从司空府出来,杨彪转身就去见驾。

他拜倒在刘协面前,将袁夫人说的情况一一说明,随即向刘协请罪。

作为丈夫,他没能管好妻子。

作为司徒,他对袁买母子偷偷返回中原之事一无所知,就算没有直接责任,也是对郡县控制不力。

刘协也很意外,但他并没有生气。

他很清楚,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要想做到对每一个人的行踪都了如指掌是不现实的。别说司徒府,郡县都未必能做到。

也就说,汝南太守、汝阳令同样有被蒙在鼓里的可能,只是这可能会小得多。

所以,重点不在于之前是怎么发生的,而在于发现了问题之后怎么处理。

杨彪能第一时间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