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二章少昊君离

作者:都广建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问题在于,计划赶不上变化。

黄帝时是人族对外战争最激烈也最浩大的时候,军费的支出也是空前的,黄帝开始铸大钱。

何谓大钱?

同等铜料铸造的钱币,上面有值多少钱的铭文,铜布的购买力不由含铜量来决定,而是由铭文的面额来决定。

若只是铸少许,且制作工艺足够高,不易仿造,倒也没有大的影响,但黄帝铸大钱是为了填补军费,自然不可能只铸少许。

大量大钱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更深远的是战争终于打完,黄帝还没来得及收拾自己制造的烂摊子就崩了,他崩了后便是绵延百年的扶风之乱,诸侯大乱战,就没几个是不私铸大钱的。

人族一度倒退回以物易物的阶段,直到白帝横空出世,力压诸侯成为王,结束扶风之乱,白帝重新整顿了货币体系,用了很长时间将所有大钱都给回收融掉,同时设计铸造了新的铜布——一种两寸长的方足布。

因着上次乱铸钱币的影响,哪怕是白帝死后很多年,她铸造的方足布也没出什么问题。

白帝已崩两千余年。

两千余年有多长?长到足以让一代帝君从历史变成传说,从传说变成神话。

方足布出问题委实正常不过。

五百年前,在位的是一个叫叙的王,彼时王权式微,对于方国的控制力达到了空前的低谷。

许是本着反正也管不了干脆做个大方的人情,亦或是别的原因,王叙将铸造钱币的权力下放给了方国,只一个要求:必须按着帝国的标准来铸造钱币。

初期诸侯们还是遵守了标准的,但后来,许是为了彰显国力,开始铸造大钱,不是黄帝开头的那种伪大钱,而是真正的能彰显国力的大钱,个头和含铜量都很足的大钱。

这种大钱的购买力很大,因而多用于大宗的交易,完全可以当更高等级的货币来用,因而没出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更后来,战争频繁,军费开支太大,没钱。

铜布的个头虽然没变,但含铜量越来越低,再后来就完全放飞了,国君铸造钱币,封臣们也铸造钱币.....只要是有点能耐的势力都会铸造钱币,但铸造出的钱币的品质相当之杂,好的特别好,差的特别差,完全看铸币时的实力如何,哪怕是同一个势力铸造的钱币,在不同时期的钱币品质也是不一样的。

布帛做为货币的功能分量开始增加。

辛筝不太想要铜布,铜布的稳定性和通用性远不如布帛,实在不行的话骨贝也行。然而黑市只给钱币,还是铜布,一共两百余枚铜布,辛筝愣是数出了三十几个种类,还都是那种个头大但含铜量低工艺也粗制滥造的钱币。

这是欺生呢。

然就算知道欺生又能如何?人好歹没杀人多财,已经很厚道了。

最重要的是,黑市一般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