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四十九章少昊君离

作者:都广建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定还能有翻盘的机会。

青阳信便是这样的例子。

小国与多数中等国家往往选择合婚,因而合法子嗣少,麻烦也少,同时也能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

合婚与嫁婚的姻亲,能够获得的支持力度是不同的,对于中小国家而言,更高的门第根本不可能下嫁,而低娶能够获得的利益塞牙缝都不够,不如走高质路线。

小国低声下气求资源求支持,大国却相反,别人上赶着送资源。因而大国的婚姻不是为了获取支持,而是纽带,宛若一张巨网般连接起不同国族。这种情况下,一夫一妻显然不能满足织网的功能,因而大国君侯都是娶婚,后宫编制多是满编,合法子嗣往往众多。

青阳侯也不例外,合法子嗣有十几位。

青阳信的母族并不弱,奈何青阳侯的后宫里就没有真正后台弱的妃子,青阳信的竞争力偏低,在争斗愈发激烈后青阳信选择了出奔。

少年出奔,如今已有十年,都在帝都成家了。

现在的青阳信想回家,但他这样身份的人显然不能说走就走。

真有魄力的话,说走就走也不是不行,但他很赶时间,必然要昆吾山北的路线,而这条路线如今的情况....很考验生存能力。

青阳信来寻辛筝也是这个缘故,他与辛筝约定,他走之后,他在帝都的所有粮食和半数珍宝都归辛筝。

只是,现在他好像走不了。

奏疏上了好几日,王一直没回应,不是觉得没那么重要就是没空,但不管哪种都是不够重视。

王不重视,青阳信没有说走就走的胆量。

辛筝几乎是面无表情的听完的。

这几天每天累成狗,加之没听说青阳信什么消息,她还以为青阳信已经走了呢。

说走就走很难吗?

辛筝心累的表示自己会给王上书,再委婉表示了下王身边信任的寺人竖牙喜欢金珠一类的东西。

青阳信很上道的表示自己会给辛筝送来一匣金珠。

辛筝又表示青阳国土地肥沃,产粮丰富,自己和青阳信关系这么好,以后一定多多照顾朋友。

青阳信同样上道的表示,以后辛筝的人从青阳国买粮,全部八折。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辛筝便成功送走了青阳信。

把人打发了不难,但解决问题却没法靠着三言两语。

辛筝花了一天的时间写了一封奏疏,瞅了瞅,怎么看怎么满意,但她也有自知之明,她的文笔和书法都相当惨不忍睹。

看一篇奏章或是文章时,书法是第一印像,一□□爬字,内容再好,也很少有人会看第二眼。

权衡了下,辛筝还是寻了君离润色,君离的书法和文笔比她好多了。

君离看不到,辛筝便先念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