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瞅了瞅盐袋,惊讶的发现竟然都是不错的细盐。
氓庶吃盐吃的不是毒盐就是用盐石调味,有姓氏的庶人和底层贵族吃的是无毒的粗盐,中层贵族吃的是相对精细些的海盐,顶层贵族则食白盐。
骊嫘拿出来的盐属于中层贵族吃的层次。
辛筝下意识思量起了骊嫘之前拿出来的户籍证明。
王洋搞人口普查虽然结局凄惨,但影响却是深远的。
至少诸侯们都看到了料民能增加财政收入,王侯贵族。本性是贪婪的,有利可图,哪怕有王洋这个前车之鉴也会前赴后继的忽略王洋的结局只看到王洋料民后的好处。
结果嘛。
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做到了,无一不是当世强国,其中料民最彻底的莫过于葛天。
葛天国的君夫人井雉在成为君夫人没多久后搞了场震惊天下的大屠杀,屠杀对像——贵族。
料民最大的障碍便是贵族,死人可没法跳出来捣乱,捣乱的肯定还有,毕竟没杀绝,但没了领头的,自然不成气候。
大部分国家都是半成品,只能统计国君直属地盘的人口,即便是直属地盘,若非国君控制力比较强的,也很难做到完全的统计。
原因?
料民对贵族的利益损失太大了,不料民,掌控资源的是贵族的采邑封地,料民之后国君对地方的干涉力度不免增加。
都能杀了帝国的王,再杀几个诸侯又算什么事?
千年来帝国的户籍发展之反复....辛筝只能想到两个词: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值得一提的是,朝和夕往往不是一个人。
利用料民干掉了富有野心的王洋的诸侯们深刻体会到了王洋当年的痛苦。
对于氓庶的户籍审查总是难产,但对贵族的统计倒是很容易。
贵族有着相当完善的族谱,而且分封制下,贵族多为公室分流出来的,不搞得清楚一些,如何分清嫡庶尊卑?又如何防止贱民冒充贵族?
有姓氏者往往有牙牌证明自己的身份,牙牌的材质做工取决于拥有的身份。
很多时候牙牌就是证明一个人身份最直接的信物。
骊嫘的牙牌表示,她来自冀州的老牌大国骊国公室,不过不是嫡系,而是旁支,八竿子才打得着的旁支。
冀州男权思想在近百年萌芽发展,而骊国是冀州诸国中男权思想发展得极好的国家,好到王女已经没了继承权,好到冀州别的方国是贵族的继承权以男嗣为先,而骊国却是旁支男嗣的继承权优先于直系的女嗣。
骊国前任国君骊武侯就是个活例子,继位时接手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在位五十多年,开疆拓土,推行改革,堪为一代雄主,在葛天国崛起之前,骊武侯在位时的骊国是彼时冀州唯一一个能与方雷国叫板的大国,晚年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