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南方的货物来到辛原的同时也有南方的钱货,本来辛原因为太穷,哪怕贵族有铸币权,但有能力铸钱的不多,钱货也不算太乱,但....市面上的钱币种类之丰富令人惊叹。
钱货凌乱的隐患也不用等多年以后了,这两年便已开始暴露。
做为代君,辛鹿显然不可能对此放着不管,等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再来处置。
铜布也就罢了,虽然含铜量不同导致价值不同,但也还是钱,可贝币,尤其是天然贝越来越不值钱,也因为天然贝不值钱,商贾与贵族都喜欢用天然贝买东西,卖东西或是征收税赋时却又只要金属钱币和布,且按着原本的钱币体系比例来征。
这根本拖不起。
解决方法有两个,一是效仿虞,推行粮票,粮票与粮食挂钩,而粮食,这年头就没有比粮食更坚/挺的硬通货了。副作用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辛原又不是产粮区,大规模推行粮票无法满足贸易需求。
二是铸造新的钱币,这没问题。
虽然青帝时规定只有帝都才有铸币权,但王权式微,铸币权早就不被垄断,落入了每一个王侯贵族手里,只要想铸,谁都可以铸,并且是合法的。
代君,代掌国君之权,自然也有铸币权。
可铸造新的钱币不过是让市面上的钱币再增加一个种类,仍旧凌乱。
想通过铸造钱币解决问题就得先将贵族们的铸币权给收回来,不然你铸钱,我也铸钱,每个人铸的钱币分量与含铜量都不同....
正好,通过之前几年的对外战争,辛鹿很是开疆拓土了一番,并且通过那些没有贵族盘踞的疆土培养了新的军功贵族,拳头硬了,底气也就足了。
辛鹿开始与贵族们沟通统一货币的事,也不白取缔别人的铸币权,他会给予一定的补偿。
但钱是这世上最赚钱的门道,能忍心的放弃的不多。
进度始终缓慢,直到今岁夏季。
辛筝晋封为侯,受兖北伯的王令还有一些礼制封赏是要入宗庙的,因而和消息一起来到了辛国。
辛国顿时如镬鼎中沸腾的油水般炸了开来。
方伯是什么?
方伯为诸侯之长。
下面的弟弟妹妹犯了错,长兄或长姐是有资格教训弟弟妹妹的。
弟弟妹妹们犯了什么错?
只要有心,总能找到错处的。
辛国以后可以名正言顺的管理和攻打别的国族。
辛国的贵族们迅速分成了两派。
大部分中层贵族与底层贵族虽然有铸币权,也以此薅羊毛挖墙角,但自身体量太小,捞到的油水跟鸡肋似的。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而对外扩张的话,他们反倒能获得更多的封地,只要辛鹿许以些许利益,他们便愿意放弃铸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