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船坊最终不得不提高了奴隶们的待遇,手艺特别好的奴隶可以入匠籍,虽然匠籍仍旧是变相的奴籍,但待遇不论如何都比纯粹的奴隶高了很多。
问题在于,能够入匠籍的奴隶不可能太多,而且匠籍的本质仍是变相的奴籍,匠人的一切仍旧是主人的。短时间内可能会满足,但时间久了以后,入了匠籍的奴隶们也会恢复不满足的状态。
以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次奴工叛乱为线,二十多年里扶风国的船坊奴隶平均每年都会发生两三起叛乱。
与叛乱相对应的是船坊奴隶的待遇越来越好,在一些船坊甚至开始给奴隶发工钱。
差不多每次反应比较大的叛乱后,扶风侯都会非常息事宁人的提高一点奴隶的待遇,而这件事也让扶风侯备受诟病。
下面的人随便生点事就息事宁人,国君你素日的杀伐果决都喂狗了吗?
在青婧看来,那就是扶风侯挺有心机的。
她是对奴隶很纵容,但没看奴隶们的叛乱一直都在控制中吗?
在二十多年前那场大乱后扶风侯非常明确的给奴隶们划了一条线。
不破坏工具的前提下,想怎么造反都行,想提高待遇也可以商量,越过了这条线,全部绞死。
这位国君最狠的时候一次性绞死了四千多名奴隶。
苏横解释道:“这次不一样。”
青婧静静的看着苏横。
苏横只得更加细致的解释了下怎么回事。
扶风国造船业发达,再加上扶风侯有意经营,沿海诸国的造船业哪怕没有被恶意挤垮也是半死不活的状态,来南方买船的人一般都会选择扶风国。
生意非常好,好到扶风国随便一家船坊的接的活都能排到两三年后。
也因为扶风国的船品质最好,这回蒲阪同西荒战争中需要用的海船自然也是向扶风国征,按蒲阪公卿与诸侯们的意思,既然扶风国的船是最好的,那就由扶风国承担所有的船只好了。
扶风侯当然不同意,为了这事与帝都撕扯了数年,最终的结果是扶风国承担一半的大船。
如今冀州那边已经打起来了,海上的战争也同样一触即发,帝国的需求自然被排在了最前面。
问题是船坊是靠客人吃饭不是靠蒲阪吃饭。
拖了帝国需求的船要砍头,但拖了客人的船,那就没饭吃了。
船坊便踅摸着两不耽误。
想法很好,但奴隶们平时的工作强度本身就已经很要命了,时常累死人,如今再翻个一番....结果便是苏横上岸时看到的情况了。
问题总得解决。
不管扶风侯最后是偏向奴隶还是偏向贵族,都会有一方不满意。
鉴于礼崩乐坏后最鲜明的特色:弑君如杀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