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对于王亲征,帝国有着一套非常完善的监国体系。
王亲征,若有摄政君,那就摄政君监国,巫女辅佐,若无摄政君,那就巫女监国。
摄政君为王之储君,是帝国中期时的产物。
早期时王就没几个能寿终正寝的,因而每个王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拟一份长长的继承人候选名单,从第一顺位至少安排到第十顺位。直到帝国中期时人王这一职业的高死亡率终于降了下来,慢慢的就发展出了摄政君这一特殊存在,但除非王老得快死了,不然不会立的,容易造成新老冲突大战。
王无摄政君,巫女望舒名义上是个死人。
更无奈的是巫女望舒她没有继承人,巫女之位一直空悬着。
不算扶风之乱时,这应该是有史以来王权与神权之间前者最占上风的时候了,玉宫不论是巫女还是巫子统统都没有,却也是最危险的时候,王要亲征都无法放心后方。
巫女不论与王的关系如何,王亲征时都不需要担心回头监国变成了当朝,甚至后方生怕自己不能马革裹尸。
为了安全,也可能为了别的,反正王决定带着一大堆年轻的贵族子弟一块亲征。
绑个人质的意图昭然若揭。
人质好带,但怎么安排也是个问题。
王要带人质,自然不会带那些纯粹当宠物养只需要吃喝玩乐就足矣的贵族子弟,都是真正当继承人来培养的宗子宗孙什么的。
一族的宗子宗孙,再差也不会差得太离谱,其中不乏精英中的精英,只是单纯的当人质未免浪费,他们背后的家族也不会答应。
最终的结果便是让这些宗子宗孙们组一支新军。
按着帝国的军制,一支完整的军是一万二千五百人,除了将军,还有各级将领。
这些位置怎么瓜分是个问题,若只有一部分有背景后台,也好分,但问题是这支新军里所有人都有背景后台,哪怕只考虑背景最拔尖的那一茬也仍是狼多肉少,不论怎么分配,负责分配的那个人都注定死无葬身之地。
谁都不想死,于是乎帝国诡异的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公平公正的权力分配:比武定地位高低。
辛筝非常果断干脆的弃权了,这个将军谁当谁倒霉,底下人根本不可能听令也就罢了,等上了战场,吃几回血的教训后底下人不听话的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但问题也在这,这些部下个个都是金疙瘩,不管是谁出事,都是一桩过节。
哪怕自己得罪的人已经没法数,辛筝在这个阶段也不想一次得罪这么多人,还是血仇。
死几个纨绔和死了宗子宗孙意义不一样的。
到时随便在后方给自己扯扯后腿....哭都没地哭去。
辛筝弃权了,君离却没有,自然,君离有自知之明,不认为自己能赢到最后,但重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