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将另一团布料给君离。
“自己塞。”
“现实不会因为你闭上双眼,堵上双耳便改变。”君离将布料取了下来。
辛筝闻言不再看君离,自己想不开想找虐那就受虐吧,成全与尊重是美德。
王将词藻华美的祭文念诵之后投入鼎中烧掉祭天,再将同样是祭品的玉器埋入祭坑,战前祭祀走到尾声。
祭祀一结束辛筝便蹦起来跑了,站一整天真的累,腿都快麻了。
祭祀结束的第二天,大军出征。
西征军并非全数由王畿出,王畿出一部分,大头还是由沿途的方国分摊,因而王最终带着离开蒲阪的大军只有一万,待进入宁州会与当地属于王的另一支军队数量在五千左右的甲士汇合,之后出了王畿的范围则会不断有诸侯国的军队加入。
以上没将君离所负责的新军给算进去。
新军真是帝国有史以来最独一无二的军队了。
一直建制完整的军,数量约为一万两千五百多人,哪怕是战事编制可以临时扩大,也不过两万余人,君离负责的新军,快达三万了。
不仅数量庞大,还个个都是精锐。
王为了自己远征时背后不会给捅一刀,将王畿公卿贵族还有大量诸侯的质子全都给打包带上了,为了保证人质的安全,也有为了战功的,一句话,人质们带来的甲士都是精锐。
若非王最终觉得数量再增加下去后勤负担会出问题,很难说君离最后清点人数时会不会不止将近三万。
理论上,这是一支非常不错的军队,单兵战力个个都是精锐,废柴的比例极低,但问题也在这,甲士们都是人质们带来的私兵,只听人质的,不听军将的,甚至连人质的命令都是选择性听的,他们真正忠于的是人质背后的王侯贵族,踏上出征只是为了保护小主人的安全,不是为了帝国。
君离在弄清楚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后便完全对建功立业不报希望了,只求自保。
但战场上要自保也不是容易的事,至少下面不能拖后腿,不然坑死主将不过举手之劳。
既然没想着建功立业,君离自然也就没想过完全控制这支军队,不现实,按照出身与带来的兵力薄弱以及能力安排了众人的位置,尽量做到了平衡,之后有什么事都是开大会大家一起商量定。
正常军队那种主将军令之下无人不从....算了,莫说君离了,能做到那般的军队,整个帝国不超过十指之数,人活得现实点才能长命。
将近三万的大军出征自然不可能乱哄哄的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若随心所欲,那一开始就得内部踩踏死伤无数。
但谁先谁后又委实是个问题,这关系到身份地位,没谁肯退让。
君离花了三天时间开会都没能将这事给定下来,最终还是辛筝旁听得不耐烦了,来了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