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雪,但这真的就是一场,只是格外的长,鹅毛大雪一口气下了整整一旬,冻死人畜、压垮房屋无数。
看着骊嫘写的非常详细的民生回报,辛筝扶额。
人生不就是这么糟心吗?
在你以为已经很悲剧的时候,现实往往会推你一把让你明白什么叫更悲剧。
不算太悲剧大抵就是,自己虽然想当王,但终究还不是王,所以这没有最糟心只有更糟心的烂摊子的第一接盘者不是自己。
不幸的是王都这把年纪了,而小冰期的持续期是以百年为计量单位的,自己迟早要接这破烂摊子。
辛筝叹息须臾,最终还是提笔构思起如果是自己,自己要怎么收拾烂摊子。
以后迟早会用到,早点想,以后才不至于猝不及防。
“随着农耕线的转移,越是北方的地方就越是没法生活了,但小冰期的降温不是小范围的,而是全球范围的。
因而,北方会降温降水量减少,生存难度增加,但本来就很炎热多雨的南方却会相反,生存难度会降低。
唔,完全可以将北方的流民往南边的迁徙,听青婧的描述,南方的人口只集中在少数区域,大部分地区都没有人烟,方圆百里总人口加起来往往不超过一千,甚至不超过一百也不是稀奇事。北方人口太多,正好为南方的开发做贡献,至于迁徙与开发很容易死人,去南方不一定死,但留在北方,随着小冰期的加深,一定会死,应该没人会拒绝吧?
唔,拒绝也没关系,利刃悬颈,看谁能拒绝。”
辛筝一边自言自语的嘀咕一边在缣帛上写着大规模的,超过百万人的迁徙需要哪些前置条件。
兖州总人口哪怕是加上野人也只是撑死两千万,冀州的面积不如兖州,人口却超过一万万。
稍微算一下辛筝就非常能理解冀州的多国林立战火频繁的根本原因了。
人口太多了,而战争是控制人口的神器。
从未有人试图搞过大规模的,百万人的官方迁徙。
自发性的迁徙倒是屡见不鲜,战火无情,为了生存,故土再难离,人也是会迁徙的。
帝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且超过百万人的大迁徙是在黄帝驾崩,白帝继位前的百年里,文明发展得好的帝国北方诸侯打成了一锅粥,战火无情,为了生存,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向因为生存环境太恶劣而积攒不起加入天下乱战的本钱的南方诸国迁徙。
南迁的人族为一直发展得要死不活的南方诸国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推动了帝国南方的开发。
在白帝收拾掉各路诸侯,还帝国一个安宁之前,据不完全统计,百年混乱中,前后南迁的人口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但十个里有一个能活着跑到南方就该谢天谢地了。
辛筝没法接受氓庶的自发性迁徙,死亡率太高,人口就是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