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骊嫘在冀州混得非常如鱼得水,因而很轻易的从许多贵族手里借到了足够的匠人与奴隶制作农具,农具的图纸全部由辛筝提供,望舒提供的民用工具设计图她全都记得牢牢的,倒背如流,花了三天时间便全都画了出来。
骊嫘只需要付出一些匠人与奴隶的口粮,甚至连口粮都没花钱。
骊嫘让匠人制作了现在都还从冀西传播过来的石磨,开了磨坊。
麦子是贱食,却也是人族最重要的主食,大部分人族一辈子都吃麦子,但麦子难嚼割喉咙,味道还难吃,但凡有别的选择都没人愿意吃这个。
石磨可以解决麦子的所有缺点,虽然磨坊磨麦子会收粮食,但哪怕不为了对自己好点,家里有老人也得考虑一下老人,老人的牙齿委实嚼不动麦子,而不进食,离死也不远了。
骊国这些年虽然衰弱了,但骊武侯时积攒的底子实在是太厚了,如果没什么大的意外,吃老本都能让骊国吃三五代人,因而都城仍旧有十余万户,积少成多。
骊嫘不仅解决了工匠与奴隶的口粮问题,还小赚了一笔。
空手套白狼的最高境界大抵就是如此了。
大量的农具被生产出来租给农人,农人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腾出几亩地为骊嫘提供甜象草与圆葱——骊嫘也是这会儿才知道辛筝出来打仗竟然还带着大量的牧草和圆葱种子。
为了调动农人的积极性,骊嫘还许诺提供的甜象草和圆葱品质好的,回头优先租牛——牛马从辛原送过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没人规定不能提前打白条。
比起骊嫘的顺风顺水,辛筝征粮就有点小阻碍。
都不想给粮食。
辛筝最终无奈表示,好吧,那我回去了,我会如实禀报王的,让王换人来征粮。
至于换新的粮官还是换军队,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辛筝当然被拉住了,然后被迫听人哭穷。
辛筝:哦,你穷,你没粮,我知道了,我会和王说的。话说你能放开我袖子吗?我刚上身的新衣服啊,还准备穿三五年呢,你眼泪鼻涕都沾上去了,让我以后还怎么穿?
一番闹腾,最终达成了共识。
粮食,肯定要给,不给王师可能就掉头来找麻烦了。
但,诸侯们穷啊(信者自信)。
辛筝最终退了一步,她要的粮食必须带回去,但可以将一部分换成麦。
麦是贱食,贱者食麦,贵者食粟,同等重量下,前者比后者廉价不止一倍。
哭穷的诸侯们思考了片刻,最终答应了。
辛筝征到了四百万石粮食,非常佩服的发现其中至少一半是麦,不算太没脑子的是,诸侯们虽然将半数的粟换成了麦,至少没往里头掺沙子木屑,四百万石粮食是实打实的四百万石,否则她就得杀猴儆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