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伤口不幸发炎等都是贵族的常见死亡方式。
因而,贵族一般不会只生一个孩子,但因为培养孩子的成本太高,一般都是第一个孩子认真当继承人培养,给予良好的教育。后面的孩子随便养,成才还是成豚全靠自己。
不过这就有一个很大的风险,人族太脆弱了,死亡率居高不下,即便是贵族的继承人也不例外,而继承人没了,又没有后备,哪怕还有孩子,家族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完了,上层贵族的争斗激烈异常,一个废物上位当族长,敌人可不会因此而手下留情,底层贵族....本身就需要拼尽全力往上爬,废物有能力带着家族往上爬?
因而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贵族都会自身的根据经济情况再培养一个或几个做后备。不过这也有个隐患,很容易酿成日后的分裂,若没有能力倒也罢了,抢不过,自然没必要作死,但有能力....没人甘心永远当后备,为人鞍前马后。
辛氏就是个活例子,规定所有合法子女都要接受高等教育,后果是长达千年的血亲相杀史,每一代国君的子嗣们不杀到只剩下一个人就没完。
兕子不太确定辛襄子和党大夫之间究竟什么情况。
就算没有感情相处不来,生完孩子各玩各的就是了,大部分贵族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党大夫年轻时只生了两个婚生子,和辛襄子一人一个就各玩各的了。
因为只有一个继承人,辛襄子在位的三十多年里是辛国公族内部千年来最温情的时期,哪怕父子骨肉之间意见不合,因为只有这么一个选择,辛襄子也会按耐住自己宰了儿子的心。
不好的是,辛骊死了,辛襄子没有继承人了。
分局了几十年的夫妻俩被迫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同房再生一个,即便生了,也终避免不了主少国疑,最终演变成了辛国今日的局面。
而四十多岁还要被迫生孩子,对党大夫身体的损害也是真的不小。
兕子再见到生母时发现她的身体比起前些年更衰弱了。
兕子陪着生母聊了好一会暖好了气氛才说起辛国大火烧毁草场无数的事。
辛原是草原畜牧国,不似南方的农耕国度,有着堆积成山的粮仓,哪怕是遇到灾年,也可以从过去存的粮仓里取出粮食支应灾荒。
她也没办法,只能来南方借粮,她在南方没什么熟人,唯一能信赖的也就是党大夫,便来寻党大夫了。
党大夫瞧着数年不见的女儿,矜贵的眉眼间充斥的不再是淡漠等死的漫不经心,而是茫然与戾气。“兕子的变化很大呢。”
兕子道:“孩儿已六岁了,年岁翻了一番,变化自然会很大。”
党大夫笑笑,她说的可不是外貌变化。“兕子需要多少粮食?”
“十万石粟。”兕子回道。
党大夫愣了下。“你怎会需要如此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