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的,最开始时,诸侯们朝觐时,在帝都的吃用是帝都报销的,被吃了一顿后青帝便受不了了,让诸侯们自备干粮或钱财(后来的人王没青帝那么不要脸,很快改回来了),但即便如此,大量不事生产的外来人口涌入也会使得粮价飞涨,造成临时性的饥荒。
平日往来,诸侯们最多带一千人马。
王不是诸侯,便增了两千,原以为这样该安全了。
君离沿途提防伏击也只是习惯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曾想....
王的愤怒很合理,至少明面上如此,暗地里,君离觉得有待商榷,自己沿途提防伏击是以防万一,很多人都觉得他多事,都到王畿了,最多就是再遇到刺客死士,哪还可能有人伏击。
王却没质疑他,而是放任他以防万一。
王,真的完全不知情吗?
君离很怀疑。
王愤怒完了后改了行程,让人回去王师大营调兵,带着五万大军入帝都。
君离与众将:“....”
不考虑王就是在位的人王的话,这可真有白帝的既视感。
做为帝国的双子中心,不论是帝都还是玉都都是神圣不容侵/犯的,若随随便便就能让人将军队开进城,那帝国早几千年就完了。
多年前诸侯权臣们放任盗趾围攻帝都,很难说有没有打破帝都神圣性的心思。
只有帝都不再神圣,王权才能彻底衰弱,方国才有取代的希望。
不过,盗趾是第一个围攻帝都的人,但第一个将军队开到帝都甚至没让挡在城外而是入了城的却不是他,而是白帝。
若非大军控制了帝都,白帝当年也没法将在位的篡王给醢了还没一个人敢吱声。
不过在位的王将军队开进帝都这点权力还是有的,不需要像白帝当年一般铺垫多年。
迎接凯旋的王和将领的仪式最终迎来的是一支五万精锐大军无疑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尔虞我诈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毫无意义。
什么下马威都可以省了,所有势力皆老老实实乖乖做人。
王也趁此机会好好梳理了一下朝堂,他离开数年,巫姑与方雷侯共同坚国,互相掣肘,总归没让王党变成边缘,但这两位安插的人手也一点都不少,虽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位置,但很多都是位卑却关键或是油水足的位置。
贸贸然大清理也不好,王最终的选择便是以涉嫌谋害王的罪名将方雷侯软禁了起来,到底是现任冀州牧,杀了容易出问题,因此只是软禁,除了不能出门,别的待遇一切如故。
在王风风火火的重新宣告蒲阪这条街最靓的崽过去现在未来都只能是自己时,君离希望低调的交出兵权回自己的府邸过自己的日子。
王权与诸侯方国的博弈内耗他不想掺和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