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但它可以带来吃不完的山珍海味。”
葛天侯觉得自己不仅没被安慰到,反而更想像四十多年前一般将青婧倒提起来放腿上请她吃一顿竹笋炒肉。
但不行,青婧是四十六岁,不是四岁。
倒不是说这么大年纪被父母打一顿丢脸,而是葛天侯怕自己打不过青婧于是变成自己丢脸。
青婧看了眼葛天侯,眼神怪异。
葛天侯坦然的回视。“怎么了?”
“...没什么,这事就交给我好了。”想了想,青婧补充道。“我不会杀他们。”
葛天侯很放心的将平乱的事交给了青婧。
凭心而论,葛天侯不是一位仁主,井雉更不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仁慈和对待臣子仁慈是两回事。
虽然主流观念一直推崇爱民如子的仁君,但君王的脑子只要没坏掉就不可能真的对待臣子和对待子嗣一个标准。
葛天侯也罢,井雉也罢,对待子女有多仁慈,对待臣子就有多刻薄寡恩。
虽然在青婧看来这俩已经很仁慈了,给予臣子赏赐却不逾越,给予惩罚,也从来都不由着性子来,该是什么惩罚就是什么惩罚。
至于一些暴烈手段,比如井雉曾经屠杀贵族....你都造反打到台城了,得多脑缺才能在这个时候仁德?屠人全族杀得人头滚滚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但当事人显然不会这么觉得。
对于臣子而言,普遍希望自己的君王是个出手大方,能够宽容臣子一点不是,垂拱无为而治的仁君。更通俗点就是,宽于待人,慷慨大方,什么都不要管。
帝国历史上有一位人王便是这一款,那真的是一位将仁给贯彻得非常彻底的王。
仁到巫女无光差点忍不住掘他的王陵,屠灭他的氏族。
别误会,俩人没仇,无光成为巫女的时候那位仁王早凉透了。
让无光想杀人的是仁王善待臣子,轻罚而重赏....反正他的继任者上位时得到的是一座空荡荡并且负债累累的国库。
给继任者留下同样情况国库的人王也不是没有,但那些王留下累累债务的同时也留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或是扩大的版图,仁王留下的只有债务与愈发危险的局势。
虽然王权和神权是分开的,但帝都太难堪,不利帝国的稳定,无光也不得不帮忙收拾烂摊子。
做为准葛天侯,青婧很高兴葛天侯和井稚不是仁君,否则她就得像无光和前前前任王一样用大半辈子给前任还债,那也不用干别的事了,若那般,她宁可去当盗贼。
反正辛筝只让她在冀州搞事,又没要求她一定要以葛天侯的身份搞事。
不过,舍得,有舍才有得,有得自然会有舍。
总结一下便是葛天侯和井稚的暴君作风让想看这俩热闹的贵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