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第八十一章叔麦

作者:都广建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照顾一起共耕,若牛有意外也一起赔偿。

农忙结束后牛送回也要量腰围,看有没有瘦太多,如果瘦太多,说明农人用的时候因为不是自己的牛就不爱惜,下回就不租了。

农闲时从农人的手里购买品质好的牧草喂牛,记录牛每寻的腰围变化,每隔三个月会有一名游医来检查,顺便买走农人采摘的药材、制作的木制农具,编制的草履草席、篾器等东西,用村社需要的针头线脑和咸鱼换。

村社很喜欢游医,游医也很喜欢村人,每回在村社的几天都会在晒谷场时给村人们讲北方一个叫辛国的国家的事。

在辛国,法律的地位是最高的,它没说一个人有罪,那么即便是大君也不能说一个人有罪。

那里的人们每天都能吃上肉,稚童都能读书识字,以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赚很多钱。

在辛国,读书识字的人找工作会更容易,找到的工作也会更好,听得村人们羡慕不已,遗憾自己没生在辛国。

除了照顾牛,叔麦在白天还要带着村社的年轻人修渠引水灌溉,增加粮食产量。

租牛的代价便是村社地里收成的一成,粮食产量增加,秋收时他能收上来的粮食也会多。

秋收时收租子,将收上来的粮食交给山贼派来的人,并交接送来的粮种。

山贼提供的粮种比农人自己的种子更好,还便宜,农人都很喜欢。

平时闲暇时还要采摘野菜,给牛挤乳,牛挤的乳也是他的工作酬劳,他照着营寨时学的方法将牛乳都制成了奶皮子,一家人分着吃。

晚上还要在村社的晒谷场教村社的人识字识数,山寨许诺过,如果村社里的人学得好,他们会雇为牛倌。

每隔半年山寨会派人来考核,通过了就会带走去别的村社当牛倌,但考核很严格,很少有人能通过。

二十头犍牛里有十五头是母牛,在他的照顾下,第一年有七头母牛揣了崽,牛犊生下来后是三公四母,上面给他发了一笔丰厚的奖励,然后牵走了三头成年母牛,告诉他,这一片的农人用不了这么多牛,这几牛要牵到没有牛的地方去交给那里的牛倌,让他好好照顾牛犊和剩下的牛。

还让他写了一份交接文书,一式两份,证明牛交给了对接的人。

他用这笔钱加上之前攒的工钱成了家,盖了更大的新房子,让牛住进更舒适的住处。

那一年,渠修好了,灌溉和施肥让粮食产量增加,叔麦带着村人在渠里养了鱼鳖准备长大后吃。

家家户户都有了些积蓄,封君的税官来征税时难得的脸色没那么难看。

一个月后封君征税了。

不肯交税的人被绞死在晒谷场,家家户户攒的积蓄都没了。

第一个孩子的出生都不能让叔麦高兴起来。

等了一个月,在游医来检查牛群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