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第二十三章安澜

作者:都广建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粮商,粮食砸在手里没人买,最终还是辛筝自己买回去的,以原价的三成买回去的。

麦子的保存期不如粟,因而辛筝放出的粮食以麦和陈粟为主,后者没什么影响,前者的数量,麦子价格不可能不跌。

鸡蛋糕是用牛羊乳、鲜鸡蛋与麦粉制成的。

牛羊乳在辛国比熟水还便宜,鸡蛋价格也因为鸡鸭鹅养殖技术的发展而一跌再跌,要不是虞执政时与辛筝一直都在疯狂修路,那些鸡蛋搞不好只能烂在家里或制成腌蛋,从乡下将鸡蛋运进城邑里也是需要花钱的。

这种情况下,麦子价格跌了。

安澜道:“怎么素糕价格没降?”

原来是什么价现在还是什么价。

小贩反应很快。“肉糕卖得少了,我得养家,素糕若降价,我的收入便没法养家了。”

安澜没那么容易被糊弄过去。“商人不是还是有薄利多销的说法吗?即便价格降了,但只要卖出去的糕足够多,你最后赚得只会更多。”

小贩的脾气很好,没不耐烦,也可能是看在安澜是一口气买了五十个糕的大客户的份上,反正冲着八十五枚铜锱,客人再难缠他也能忍。“但我全家起早贪黑,也只能做那么多糕。”

薄利多销也得有足够的糕啊。

安澜哦了声,在小贩以为她的问题到此为止时,安澜又问:“那干嘛不雇人帮忙?”

小贩耐心道:“雇人太贵了。”

安澜不解。“辛律规定的最低薪酬并不多。”

对于商贾而言,那些薪酬真的不多。

小贩:“...最低薪酬雇不到人的。”

安澜不能理解。

辛筝制定这条法律时她问过辛筝为什么,辛筝当即为她解释了一番奴隶主的思维逻辑。

尽一切可能压缩成本,再没有比不要工钱不吃粮食只需要喂点草就可以了的劳力更省钱了,如果连草都不吃那就更完美了。

商人虽然不是奴隶主,但不加以限制,商人绝对干得出不给雇工工钱,给雇工吃草让雇工一天十二个时辰干十二个时辰的活的事。

和奴隶制的区别大抵就在于一个称之为奴隶制,另一个称之为雇佣。

但历史已经证明了那是做梦。

奴隶不是成天想着逃跑就是虽然不想着逃跑但成天想着怎么偷懒。

对于辛筝而言这也是麻烦。

庶人一无所有,那么一天没活干就得饿死,抗风险能力太差。一两个不影响什么,但很多都这样的话

历史多次证明,底层要饿死时是不会如上位者希望的那般安安分分在家等死的,人会拿着木头石头当武器造反。

虽然是乌合之众,虽然武器连辛筝小时候的玩具都不如,但他们人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