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九方燮也没更好的选择,盗趾军那会儿的处境太难了,除了没人看得上的山地,也没有地方能容他们。
澜北大疫令得澜北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同时也为盗趾军带了机会。
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最容易变成移动的疫病传染源,经常有军队出征,却因为疫病带来的非战斗减员太多而被迫撤兵。望舒加入盗趾军后献上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防疫措施,让盗趾军免于疫病之苦,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
盗趾活着时将望舒给的防疫措施给落实得很好,数年下来形成了习惯,让盗趾军在澜北大疫中受到的损失最小,且有余力接纳难民。
自山鬼处得到治疫方子后九方燮将方子散播了出去,并赠医赠药,试探出辛筝财力惊人的同时也为盗趾军在澜北邀揽了足够的名声,洗掉了帝国对盗趾军名声的诸多诋毁。
能够将治疫方子无偿散播不用于牟利,还为穷苦氓隶赠医施药,怎么都不可能如贵族们所说一般的邪恶。
洗掉了污名,自然会有人来投。
辛筝在得知后给九方燮出了一招:干等着太没效率了,派出人手去那些奴隶众多的贵族庄园里帮助那些可怜的田奴。
每一个贵族都在自己的势力地盘上拥有大片肥沃的私田,都是该地最好的地,面积惊人的土地自然也需要有人来耕作。哪怕是最低级的下士,也有上百的奴隶在自己的私田上耕作。
到了大夫这个层次,为他们种地的田奴更是动辄过千,甚至过万。
拥有数万田奴的都是大贵族,就比较少了,大部分集中在冀州,那里有帝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奴隶自然也是最多的。
只要派出的人给力,一拉就能拉走一窝,远比守株待兔来得有效率。
虽然觉得辛筝这主意太损了,但九方燮还是欣然接受了,损得太好了。
对于怎么拉奴隶加入自己的造反队伍没有比盗趾军更擅长的组织了。
盗趾能够一路从冀州打到蒲阪,并且越打越壮大便是拉拢了沿途的奴隶们。
不想造反杀掉主人的奴隶不是好奴隶。
采纳了辛筝的建议,成绩喜人,不到两年加入盗趾军的逃奴们便将盗趾军的地盘给扩大了好几倍,最后还是九方燮发现人再多就要撑死了喊停,盗趾军的人口才只十几万,不然还能翻个几番。
纵是如此,短时间吸纳如此多的人口,还要保证这些人口都能吃上饭毕竟是打着解放奴隶的口号,自然不能效仿奴隶主让奴隶吃草拥有数百年寿命,离衰老还很遥远的九方燮头发生生白了好几根。
保证不饿死人已是极限,要么自己在种地时抓蛇虫加餐,澜州气候温暖,蛇虫鼠蚁满地爬,要么等过年。
九方燮以军事化管理所有人,将人分为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前者在农忙的时候需要下地帮忙,非农耕的时节则将大部分花在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