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只要采的矿石数量没有减少,那么不论他们在矿洞里做什么都不会被发现。
时间渐渐流逝,奴隶们咬牙为了自己与后代的未来准备,这一准备便等到了亘白1122年的开春。
在条国与穷桑国在边境打得火热时辛国终于出兵,南北两线作战,条国内部的军队几乎被掏空,军赋一征再征,民怨沸腾,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暴乱。
准备了一年也消停了一年没有造反的矿奴抓住机会造反控制了矿山,将贵族和监工管事们全都扔进了矿洞里自生自灭,然后向条都送去了自己的诉求书。
若条侯愿意同意诉求书,并且盖玺印后传列国,那么矿奴们愿意为他出征平乱。
条侯很快给了回应,派来了使者,表示答应,但没有诏书,也没有通告列国,纯粹的口头答应,口头答应会给予矿奴们庶人身份和土地,答应来日会给予嗟爵位,最后这个倒不是口头许诺,而是给了诏令,但爵位只给嗟一个人。
早就被辛筝上过课的嗟知道国君没有下诏就不作数,哪怕下诏,若没有通告列国也是可以推翻的,甚至通告列国的事也能推翻,不过最后一个很少有人这么干,丢脸丢出国了,一般人的脸皮到不了那个境界。
这也是为何每个国家的臣子教导国君都希望国君是个道德完人的原因,道德高的人不那么容易出尔反尔朝令夕改。若碰上个道德低真不要脸的国君,没什么做不出来的,出尔反尔完全不是事。
给嗟上课时辛侯明确对嗟表示,会相信上位者道德的全是脑残弱智。
当犯罪的成本近乎无时,哪怕是圣人也会堕落。
嗟不能理解辛侯为什么教自己那么多感觉很危险的东西,但辛侯教的每一个字他都认认真真的记了下来。
嗟在给条都送诉求书要求用玺印,传列国,也跟奴隶们解释过为何要如此,因而对于使者居高临下的口头答应,就没几个高兴的,最后还是嗟好声好气的打发了使者。
使者一走,嗟的脸也跟着阴沉了下来。
一个性情比较鲁直的奴隶最先发作出来。“这什么意思?诏书传列国一个都没有。”
嗟心中为鲁直的奴隶赞许的鼓掌,不愧是自己的心腹,懂自己的意思。
心中赞许,嗟嘴上却是道:“也不一定就是想日后翻脸,王侯贵族们素来高傲,我们又是奴隶,许是觉得不值得为我们专门颁布诏令。只要我们为条侯解决困难,他定是会回报我们的。”
对于嗟的心大发言,超过半数的奴隶都情不自禁的拧眉。
为主人解决了困难,主人就一定会感恩回报奴隶?
呵呵。
矿奴有不少生来就是奴隶,但也有从庶人沦为奴隶的,不论是哪种,都遭遇过太多的不公,以前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奴隶与下位者忠诚上位者为上位者牺牲奉献是理所当然的,但与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