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史官对于那一段记载的不多,但也不难看出阙之战前期白帝跟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似的,很聪明,就是欠缺现实毒打,也不知什么环境里养出来的。
不过不管是什么环境里养出来的,阙之战都为她一次性补齐了前半生欠下的所有毒打。
安澜问:“那论治世之才,先生与白帝孰更出色?”
“我会超越她。”辛筝回答。
安澜:“.....先生努力,但为什么君离阿兄一定会失败?就因为他没有治世之才?”
辛筝道:“差不多吧。”
“可你之前不是说君离阿兄在沃西的北境做得很好吗?”安澜道。“他稳定了北境,在北境站稳了脚跟。”
就差在貊国王女好的眼皮底下修城蚕食龙伯控制的地盘了。
“是啊,他稳定了北边,所以他离死不远了。”辛筝道。
安澜不能理解。“为什么?”
辛筝想了想,问安澜:“你可知臣子最喜欢什么样的国君?”
“英明神武开疆拓土的明君?”安澜回答。
“这个是喜欢,不过只是第二喜欢。”辛筝道。“明君开疆拓土,国君吃肉,臣子喝汤,虽然汤也有营养,但终究不及吃肉。”
安澜问:“什么样的君王能让臣子吃肉?”
“无能的君王。”辛筝回答。“无能掌控不了国家,臣子便可一边欢快的歌颂国君无为而治一边吃公攒私,唔,也就是大块的分肉吃。”
安澜:“....君离阿兄不能开疆拓土吗?”
“他能啊,但喝汤比不上吃肉。”辛筝道。“臣子们喜欢开疆拓土的明君是因为他们奈何不了明君只能安慰自己既然吃不上肉,能喝汤也不错,很多人连汤都喝不上呢。”
安澜思考了一会儿,问:“君离阿兄会死在他的臣子与亲人手里?”
人族是血缘分封制,一句话总结:国君和臣子都是亲戚,都是一个祖宗分出来的,只不过是国君是最大的大宗,封臣是小宗。
辛筝高兴的摸了摸安澜的脑袋。“孺子可教也。”
安澜一点都没为辛筝的赞许感到高兴:“你打东边的诸国是为了构建第二道防线?”
“对啊。”辛筝回道。“我希望用不上,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宁愿这会儿白准备了也要避免以后需要的时候却发现没有。”
“先生这话的意思是你会救君离阿兄?”安澜问。
“这个不好说。”辛筝迟疑了下,回答:“看他识不识相吧。”
“我以为先生和君离阿兄感情很好。”
辛筝道:“我和利益的感情最好。”
“先生很喜欢利益?”安澜好奇的问。
“君王最喜欢利益。”辛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