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离不离开,由贵族们自己做主。
亘白1123年暮冬十二凌晨,冀州葛天国都长葛地动。
作者有话要说:很长时间里作者的认知里,柴米油盐铁布粮食这些生活必需品,国家哪怕不是直接控制也一定间接控制着。
但后来,作者以前查资料看到过一个记载。周厉王将山泽之利收归国有,然后惨遭国人暴动,被赶下了台。
很显然,生活必需品这些暴利的东西并非一开始就是被国家暴力组织控制着的。那么问题来了,周厉王都能让赶下台,在柴米油盐这些必需品完全被国家控制前,有多少君王把命赔了进去?毕竟现实不是小说,臣子可不会因为你是龙子龙孙就真的对你忠诚,忠诚的前提是有利可图,没利的话,历史上被干掉的君王还少了?
还有我国历史上的齐桓公,他让管仲搞官山海,国库充足,但官山海中利益损害最大的根本不是被统治者用盐铁盘剥的百姓,而是贵族。那些东西原本就是他们的,官山海意味着君王从他们嘴里抢走了他们的肉。
齐桓公死后,齐国王权动荡,换君王换得格外频繁,这个过程中官山海被破坏殆尽。作者都有点怀疑,齐桓公的死真的只是因为他在立储问题上的处理不当吗?
所以作者设定,人族的盐铁等生活必需品并非专营,而是由贵族们瓜分的,专营的力度,以及专营的种类看该国当代国君的能耐。
青婧通过救灾与灾后重建方略对贵族的优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她没法让贵族们活着吐出关于生活必需品的利益,就只能肉体上消灭,再吃绝户。
还有辛筝选择性救女人和孩子是因为成本问题,女人可以平衡辛国的男女人口比例,以及增加人口出生率,孩子则是因为好洗脑。将一个成年人的三观给掰成想要的样子辛筝做得到,但太费事,远不如直接给一个没有三观的孩子灌输三观来得效率。
当手头上的资源不足以救所有人时,她做出了一个统治者最理智的选择:成本低更有用。
当然,她也给成年男人留了条生路,保护女人和孩子在秩序崩溃的情况抵达葛天国边境,但鉴于冀州的整体情况,这条生路是非常狭窄的。所以青婧要派军队去隔离营地,不是以防万一,而是一定会搞屠杀。
不过作者不会细写,写了会被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