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孝子形像。
第一件事便是带着附庸们一起去攻打蒲阪,不过探子仔细瞅了瞅唐国自己出的军队构成,然后深深的疑惑了:唐侯究竟是要为父报仇还是准备借着攻打蒲阪来一波异己大铲除?
再瞅瞅扶风国的军队,探子们产生了同样的疑惑。
毫无疑问,这三位国君都是人才。
但这也不值得如此辛筝那般神情吧,安澜颇为不解。
她还没忘了辛筝曾经教自己的知识。
很多君王继位之初都会对外发动战争,不是闲的,是为了树立威望,但也不仅仅是为了树立威望,也是为了铲除异己,将异己送到战场上借敌人的手干掉。
一个合格君王决定做一件事,其动机绝不会只有一个,其目的也不会只一个,反正怎么都要保证最终都不亏,唯一的区别是赚得多还是赚得少。
虽然安澜觉得辛筝这合格标准没几个正常人做得到,但不论如何,这三位国君的合格表现都不应该令辛筝失态。
辛筝用一种近乎梦呓的语调道:“这虽然不是蒲阪第一次被同类攻打,但这是第一次被诸侯攻打,帝国真正的礼崩乐坏开始了。”
不论过去的千年里诸侯与公卿们如何削弱王权蚕食王权,人王就是人王,人族的王,谁也不能逾越,逾越者必当诛之的存在。
当王权最后的遮羞布被扯下,帝国亦将灭亡。
盗趾那次还可以解释为奴隶不是人,奴隶再怎么闹腾也不可能真正取代统治者的,但诸侯们不是奴隶,比起王权在几十个大氏族之间轮转,诸侯们更愿意王权在自己的家族中传递。
王权如诸侯之权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血缘承继。
诸侯们愿景的可行性....很高。
问题是元洲不是人族的单人游戏啊。
等诸侯们厮杀出最终的胜利者,加冕为王,子孙世袭,鬼知道帝国会有多少疆土落入异族手中。
扶风之乱所有人都打得很痛快,唯一不痛快的便是最终取得胜利果实的白帝,一辈子都在给前人擦屁股。
安澜想了想,道:“白帝当年不也将军队开进了蒲阪?”
“那不一样。”辛筝趴在案上道。“白帝当年是携大功并干掉了所有竞争者做为唯一活着的王位候选人去帝都继承王位的,她还在半路上,蒲阪便已打开了大门恭迎新王。但三个哪个是去继承王位的?哪怕他们是冲着王位去的,当年为了防止王因为私心而滥用权力,祖制规定诸侯不可兼任王。虽然没什么效果,该私心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私心。”
安澜努力思考着,试图理解辛筝的焦虑。
小家伙皱眉努力思考的模样颇为可爱,辛筝忍不住笑了笑,解释道:“他们攻打蒲阪,而蒲阪又不能打败他们的话,后果形同有龙伯践踏了龙伯宪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