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大量的人力,学堂无偿提供了服务:自带干粮联络十里八乡一起赚钱,一起修鱼塘修渠,氓隶不知道怎么组织起来也无妨,没有粮食在干活的时候吃也无妨,前者学堂无偿传授统筹组织技术,后者学堂提供工程时期所有人的口粮,不过这个就不无偿了,日后的采购价格还得便宜些。
最终的结果是双赢,学堂得到了廉价的食物和布匹,氓隶多赚了钱。
而且学堂收留孤儿,虽然宗族内部亲戚也会收养同族遗孤,但一来沃西这些年的情况,一大家子死绝的情况并不少见;二来不是所有亲戚都愿意收养同族遗孤,谁家没一大群孩子,自己生的都嫌多了,遑论他人生的,却碍于宗族不得不这么做,很容易出现虐待孤儿甚至故意将孩子养死的情况。
学堂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不想养就送学堂。
学堂是个大好人,懂得很多,所以氓隶们都很喜欢学堂,有什么不懂的事情都会请教学堂的管理人员。
“孤寻思着这哪一件不是利民的好事?”君离道。就是利民不利国罢了,不过他不认为自己这些臣子能够说出这里头的道道。
辛筝耗费了大量的书信同他讨论巫宗的权力根基不是神,是巫宗承担的社会职能,因为承担了社会职能的巫宗切实的为氓隶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这种情况下让氓隶在巫宗与贵族之间站队,最终谁的支持者更多着实是个问题。
想要削弱巫宗将巫宗踢出权力舞台就必须跟巫宗抢着当民的仆人,谁提供的服务好,用脚投票的民就会选谁。
沃西不是神权的巫宗,但学堂无偿为氓隶们提供的服务让他有一种莫名的既视感。
与辛筝书信往来的自己尚且花了数年才理解这里头的道道,何况这些要么根本不会低头,要么低头却因为站得太高,低头也看不到高台之下真实景象的公卿贵族。
“至于唆使氓隶暴动之事,孤已派人查过,是当地的贵族增加了额外的税赋,民怨沸腾之下才如此。孤记得,沃西有规矩,征税几何,增加税赋必须经过孤的允准。”君离道。
征税有统一的标准,但征税权在贵族手里,实际征的税赋总是高于定好的标准的。
征税多累啊?
怎能不犒赏自己?
多征一些税赋补偿?
若标准是征两成,那实际最少四成。
丰年时多收点,灾年时有良心或是脑子正常的话便少收点,给氓隶留一口气,没良心或是没脑子的话,战略性取舍,增加税赋,收走所有粮食。
千百年来都如此的,从未出过什么问题。
为什么最近几年总是冒出抗税的幺蛾子?
都是学堂的错。
公卿贵族们也不是傻的,可这种理由显然没法同君离说。
君离继续下一条:辛国势大。
是